萊茵之漡
動靜之寬,雲山潝石;凝塵止觀,遍照虛實 。 。。。。潮來因、士覺吼。

格主小檔案

來因覺士





<2009年2月>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1234567

最新文章
寂然不動──人間無事人
2024/10/29 19:09
點心
2024/4/28 15:54
余光中不識張益德
2023/11/30 14:38
弔客
2023/6/1 20:00
決梁山泊之策
2022/12/4 21:07

最新迴響
附註:
by lyingjazz, 8/13
Re:修理潘國森
by 光澄籽, 7/16
Re:修理潘國森
by 潘國森, 6/6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作秀黨萬歲、萬萬歲, 4/29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潘國森, 4/28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7 次
累計人氣: 346847 次
文章總數: 131 篇
February 28, 2009
東漢中平客星 (3/5)
來因覺士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6:25:50


明代製「渾儀」,藉此推想漢武帝時洛下閎造「渾儀」之規模。古人便是以此觀測天體,紀錄星體的方位與大小。內層由可繞極軸東西向轉的四游環和可南北轉動的窺管 (望筒) 組成。所謂「以管窺天」便是源自於此。

資料來源: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http://aeea.nmns.edu.tw/2001/0103/ap010322.html

 

  不過《三國志》中其它紀錄就不全是這樣了。據《魏書‧崔林傳》載:「景初元年,司徒、司空並缺,散騎侍郎孟康薦(崔)林曰:「……」後年遂為司空,封……」此條按《魏書‧明帝紀》:「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二年春正月,……冬十一月,……壬午,以司空衛臻為司徒,司隸校尉崔林為司空。」從而可以確定《崔林傳》中的「後年」即魏明帝景初二年、也就是次年、明年的意思。

  再看到《孫權傳》,其中寫到「初(孫)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孫權本就懷有開國稱帝的雄遠企圖,向曹丕稱臣奉朔,不過是劉備大舉伐吳之際對魏國的虛與委蛇之計罷了,而後劉備敗走白帝城,孫權才又露了本相,於是魏文帝黃初三年九月時大軍南下包圍孫吳轄下的南郡。孫權拒絕了曹丕提出的送出親生兒子至洛陽為人質的條件,因此《孫權傳》寫道:「權遂改年,臨江拒守。」不再尊奉魏國的「黃初」年號,而改元「黃武」,行「吳王」年號,並下令吳軍隔江與魏軍對峙。到了十二月時,孫權遣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至白帝與劉備修好,不過此時仍「與魏文帝相往來,至後年乃絕。」按《魏書‧文帝紀》載:黃初三年冬十月,「是月,孫權復叛。…帝自許昌南征,諸軍並進,(孫)權臨江拒守。」黃初四年三月,裴松之注引王沈《魏書》載丙午〈詔〉曰:「孫權殘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長,故分命猛將三道並征。……」同年即吳黃武二年,三月魏軍敗退,四月東吳群臣勸孫權即帝位,但被孫權拒絕;由此可知《孫權傳》中「至後年乃絕」事在魏黃初四年、吳黃武二年,東吳群下既有勸進稱尊舉動,即表示正式與曹魏斷絕了從屬關係。所以,此處的「後年」,同樣也是次年、明年的意思。

  其次論《孫和傳》中之「後年」。依【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之《二十四史全譯‧三國志第二冊》2004111刷,頁907白話譯文如下:

  ……孫休去世,孫皓即皇帝位,當年追封父親孫和謚號為文皇帝,改葬在明陵,設置園邑二百家,委任園邑令、園邑丞敬奉守護。第二年正月,又劃分出吳郡、丹楊九個縣設立吳興郡,郡府治所在烏程縣,設置太守,一年四季敬奉祭祀。

  「第二年正月」是《二十四史全譯》根據古文用語習慣從原文「後年正月」直譯而來,《三國志》記載孫皓即位後,追封其父諡號並遷葬,之後又將原隸屬於吳、丹楊二郡的九個縣劃出另立吳興郡,而郡治烏程縣北方偏西二十餘公里處即明陵所在,設置新郡的用意正是奉祀與護衛孫和陵寢,這些動作看似是一連串的安排,可是吳興郡的設立時間事實上卻不是孫皓登基後的「第二年正月」。

  按《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嗣主傳》,吳永安七年七月孫休駕崩,孫皓繼位,改元「元興」,過了一個多月,「九月,貶太后為景皇后,追諡父和曰文皇帝,尊母何為太后。」次年四月,有臣奏「蔣陵(孫權墓)」附近降下甘露,於是改元「甘露」、並頒令大赦。第二年八月,以孫皓所在之武昌地方據稱起得了大鼎,因此改甘露二年為寶鼎元年,同年十月「分會稽為東陽郡,分吳、丹楊為吳興郡。」所以立吳興郡距孫皓即位中間隔了一年,並且日期在「冬十月」而非「正月」,只能說《吳書‧孫和傳》中的「後年正月」是有問題的紀錄。

  至於《公孫恭傳》注中提到公孫淵上表書裏的「後年」,則是與前述《後漢書》、《續漢書》中的用法近似,為與「今年」、「現今」相對的意思,即公孫淵表稱魏國在徐州的屯田駐軍以及城陽諸郡與孫吳隔江相望,如果「今後」有吳軍船艦向「海門(長江入海處)」而來,還請魏國盡速告知,以使自己能夠及早準備供獻一份心力。文中的「後年」也就是「今年之後」,雖非特定單指「翌年」或「隔年」等等,然文意已十分明顯,主要就是指「明年」之後的事。

  今日所見之《後漢書》乃是包含了南朝宋‧范曄所撰之一百卷(包括卷上、卷下)《後漢書》紀傳以及晉‧司馬彪的三十卷(劉昭注由八卷擴至三十)《續漢書》志,范曄雖晚司馬彪有九十餘年,然而無論是《後漢書》抑或《續漢書》其原始資料都是來自於東漢時史官或學者所留下來的記錄,即使經過司馬彪或范曄的整理,但此二人據漢時代尚近,其語法習慣自當不致於有太大變化,因此再對照成書於晉初的《三國志》,其「後年」作「翌年」解更是十拿九穩的了。

  且再看經唐人整理、卻是晉代史家留下資料的史籍《晉書》,其在卷三十四《杜預傳》寫道:

  (杜)預處分既定,乃啟請伐吳之期。帝報待明年方欲大舉,(杜)預表陳至計曰:「自閏月以來,賊但敕嚴,下無兵上。……若當須後年,天時人事不得如常,臣恐其更難也。……」(杜)預旬月之中又上表曰:「……若今中止,孫皓怖而生計,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諸城,遠其居人,城不可攻,野無所掠,積大船於夏口,則明年之計或無所及。」

可見杜預第一份奏章中提到的「後年」,正是針對晉武帝打算等到「明年」才準備伐吳而發的,杜預認為這是延誤軍機的作法,只怕過了明年,天時地利就不像現在如此大好了;而晉武帝果然也採納了杜預的疾諫,立刻積極動員,並於次年正月展開軍事行動。因此杜預書中的「後年」即是第二份奏摺裏「明年之計」的「明年」,亦同於「帝報待明年方欲大舉」中的「明年」,也就是翌年、次年的意思。

  對於「後年」的解釋,且先岔開看到《續漢書‧天文志中卷》內的記載:

  元和(元)〔二〕年四月丁巳,客星晨出東方,在胃八度,長三尺,歷閣道入紫宮,留四十日滅。閣道、柴宮,天子之宮也。客星犯入留久為大喪。後四年,孝章帝崩。

文中「元和(元)〔二〕年四月」有圓括弧、方括弧,這是因為原來流傳下來的本子作「元和元年」,但「元和」年號只用了三年,隨後改元「章和」,而章和二年時孝章帝便駕崩了,因此根據文中的「後四年」,這「元和元年」應作「元和二年」才是──自元和二年至章和二年相距正好四年。古籍經過傳鈔、刊刻有時會發生文字上的訛傳或誤植,這就是其中一例;可能是原始版本中「元和二年」的「二」字下方出現墨漬或汙點、也有可能是紙張本身的雜質紋路,導致後來抄印之人誤以為「二」下尚有筆劃,才寫做了「元」字。

  所以,這「後四年」即是「之後第四年」的意思,相當於「四年後」之說法。再看到《後漢書‧朱儁列傳》中注云:

  《史記》曰,白起,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為大良造。攻魏,拔之。後五年,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攻楚,拔鄢、鄧五城。明年,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樂毅,趙人也,賢而好兵,燕昭王以為亞卿,後為上將軍。伐齊,入臨淄,狥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

  按《史記‧白起列傳》曰: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明年,白起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

  其中「拔鄢、鄧五城」語後有注釋第九引《集解》:「徐廣曰:『昭王二十八年。』」從「昭王十三年」加三個「明年」以及「後五年」、「後七年」正好就是是「二十八年」。因此可以說史書中的「後X年」,就是「之後第X年」,等同於「X年後」的意思。

  從語法上來說,除非是精確到月份、日期,否則一般而言,稱「五年後」即是以現今的年份再加五年為稱,用「昭王十三年」做例子,五年後就是「昭王十八年」;那麼「之後第五年」呢?「昭王十三年」之後第一年是「昭王十四年」,依此類推,之後第五年也就是「昭王十八年」。所以不管是「五年後」還是「之後第五年」講的都是同一件事,只是寫法不同而已。至此,「後年」即「後一年」,也就顯而易見了。

  古文中為了簡節字數,常常把相同詞性或明知其意的單字或詞句省略不寫;如《易經‧乾卦》卦辭寫道:「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按晚清大學者俞樾《群經平議》的解釋,原文本應作「終日乾乾,終夕惕惕」,但因這兩句為排比之同性詞義,故而前面既寫了「終日乾乾」,後一句便簡略成只有「夕惕」二字了。瞭解了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易經》裏面真正的意思,否則像今日坊間所通行的本子大都作:「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真的是不知所云了。

  就如同現在人們常將「看一下」、「待一會兒」簡稱作「看下」、「待會兒」一樣,古人在書寫時也經常將「後一年」簡稱作「後年」,當然也有人仍寫做「後一年」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寫法,不能因此要求古書上一律都得是同一筆法,否則便要另作他意解釋,這就完全違背了史學與文學的研究精神了。

  古人以天明為一日之始,因此將今晚天明之後的那一天稱作「明天」,由此而將今年的下一年稱為「明年」是延伸性的說法。到了今天,把下一年稱作「明年」、隔年稱作「後年」,是詞語的用法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發生了變化,不表示古書紀錄中的「後年」原就包含有「隔年」的意思。


迴響(3) | 引用 | 人氣(2266)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這關我啥事,請問
2024/11/19 15:27
失去寵物的悲傷剝奪-允許...
2024/11/4 0:15
寵物老齡化的照顧技巧
2024/11/2 12:15
寂然不動──人間無事人
2024/10/29 19:09
貓經濟-台灣寵物產業的下...
2024/10/6 23:06
羅馬的 mix and match
2024/10/5 17:36
義大利 Cusin
2024/10/1 21:31
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便是幸福
2024/8/31 12:20
掌握KOL行銷的目的與合作...
2024/8/26 11:41
你知道黝黑軟Q的仙草,是...
2024/8/25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