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Jan/29/2006,星期日
瀏覽觀光當局的
地圖得知,隅田川和附近的荒川,以及就近支流上總
共就有52座大小橋樑。但如果再加上11座電車橋的話,
就總共是63座,每一座橋彷彿都代表著一部份東京都
心的生命脈動,他們把兩地的熱絡相互傳導,把另地
的物資和行腳與他鄉流通。這麼多的橋樑同時出現東
京都,這也意味著古今人士一再藉此向世人宣示,直
接前往目標地的決心,相信當時每一位造橋者就秉此
堅持,才造就出一路上都能快速發展的東京都。
左圖中遠方
白色向左延伸的是東武伊勢崎線鐵橋(西元1931啟用,167.1m),右圖右
邊紅色的則是本次橋探險起點 吾妻橋,朝日啤酒大樓就在一旁不遠處。
厩 橋 ( 西元1929啟用,151.4m ),從淡綠色橋身的下方
望過去正是淡藍色的 駒形橋(西元1927啟用,146.3m)。
是的非常抱歉,剛上船還沒回過神就錯過了!
(更遠處的紅色橋身是 吾妻橋)
緊接著是 藏前橋(西元1927啟用,173.4m),鮮明的大黃
色。這時的快門聲帶來一種壓迫感,因為怕錯過下一座
橋而開始緊握相機,完全忘了登船時的悠哉。這時想起,
怪不得看過的攝影團當中,許多的攝影人猶如驚弓之鳥,
猜想可能當下心境就是這樣吧。
稍稍忍了一下才按下快門,因為電車來了,
JR總武線鐵橋 ( 西元1932啟用,172m )。
兩國橋 (西元1932,164.5m),古時候西側是 武藏國(就
是後來的江戶,即現在的東京)東側是 下總國,隅田川
將他們分隔兩地,於是這地方就叫做"兩國",這地方和
日本相撲發展史有很深的淵源。
新 大 橋 ( 西元1976啟用,170m),東京的重要地標之
ㄧ,他所連接的河邊步道經常有許多情侶相約散步。
清洲橋(西元1928啟用,186.2m),是一種自錨式懸索橋,
這種橋的建造方式比一般的複雜許多,最大特點就是他
建造時受地形限制小,特別適用於地質條件很差的地區。
此外,和擁有男性美的永代橋相稱,清洲橋的設計充滿
了女性美。
途中碰巧遇上,回航中的未來船-->
永代橋 (西元1926啟用,210.7m),和日本橋一起被公認
為江戶情趣濃厚的地區,他的年紀是隅田川十三橋當中
最年長,是德川幕府時代建成的。建造完成當時,德川
將軍曾召三河國的百姓 萬兵衛“初渡”。(當時的習慣,
每一座新橋建成,都要邀請年齡最高的長者第一個踏橋
過河,野史記載 萬兵衛當時是174歲)
按年紀來說 永代橋已是80歲的老爺爺,那麼這座 中央大橋
(西元1993啟用,210.7m),他就還是個剛上國中的小毛頭。
沒錯,他也是 隅田川十三橋之中,最年幼的一座橋。
勝 鬨 橋 (西元1940啟用,246m)的位置接近海口,在以往
橋中央的水平橋面可以向上開啟,讓大型船艦入港停泊,
但在1970年以後就不再開啟。 (築地魚市場的碼頭就在橋左方)
遠方,與 勝鬨橋遙遙相對,彩 虹 大 橋 (西元1993開通,
1700m)已經映入眼簾,外型就像 神戶-明石海峽大橋的縮
小版,下一篇我們即將到 彩虹大橋的另一頭,台場,去
逛逛。(1998年才啟用的 明石大橋是當今全球最大吊橋,
長度3910+1m,超出原設計的1公尺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
所造成的)
ps. 相信我應該不是第一個,想在途中跳河求清靜的
遊客...。不知東京都當局是否有官方紀錄可查,就是
橋探險遊輪上的解說小姐,已經把多少訪客弄得中途
跳河,用她分秒不斷的奪命解說,以及高分貝、高頻
率的嗓音,籠罩全船。我實在幸運,手中的相機讓我
打消那念頭,若當時您也在現場就會知道,那噪音是
真的會讓人想跳船的!後來,下船上岸的感覺就如同,
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