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之漡
動靜之寬,雲山潝石;凝塵止觀,遍照虛實 。 。。。。潮來因、士覺吼。

格主小檔案

來因覺士





<2024年5月>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最新文章
點心
2024/4/28 15:54
余光中不識張益德
2023/11/30 14:38
弔客
2023/6/1 20:00
決梁山泊之策
2022/12/4 21:07
這回斷送老頭皮
2022/6/4 16:41

最新迴響
附註:
by lyingjazz, 8/13
Re:修理潘國森
by 光澄籽, 7/16
Re:修理潘國森
by 潘國森, 6/6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作秀黨萬歲、萬萬歲, 4/29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潘國森, 4/28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 次
累計人氣: 332505 次
文章總數: 130 篇
January 17, 2009
《葉問_Ip Man》
來因覺士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21:11:28

  《葉問_Ip Man》一片,是近來難得一見的好作品。

  這是葉偉信導演、洪金寶、甄子丹、任達華自二○○五年《殺破狼》後,再度合力之作。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部武打片,而且還是帶有商業色彩的動作片,其中涉及到抗日戰爭、主角同日本人間的一段擷抗關係,難免讓人聯想到之前頂著大卡司、大製作卻拍爛了的《霍元甲》(尤以「劇情」太過糟糕),後來的《葉問》似乎便有了擎砥挽瀾的意味。

  既然是電影,總難免會在故事的鋪陳上作藝術的加工,也就是摻有虛構的部分,只要別像李連杰演的《霍元甲》那般離譜,基本上並無甚問題──若要完全實事求是,那就乾脆拍「紀錄片」了;況且《葉問》片中,尚有葉問先生之子葉準擔任詠春拳「總顧問」,想來劇情敘事必然會維持著相當的「準度」的。

  最後葉問與日本三蒲將軍的那場對決是全片的大軸,雖然不見得完全真實(據編劇Polly透露此次比武前後「不到一分鐘」,且葉問並非「中槍」而是趁亂逃離現場),卻是激勵人心的劇情高潮,對照前面武癡林只為了能揍上日本人一拳連自身性命都不顧了的那一段畫面,葉問在三蒲身上招呼的每一拳、每一腳,都教人熱血沸騰,那已不是私人恩怨的層次,而是國仇家恨,甚至包括了民族與個人的尊嚴!

  據我所知,葉問先生一九四九年時是隻身前往香港的,並在後來娶了一名來自上海的女子,生有一子名葉少華;一九六二年時,原妻所生二子葉準與葉正才到了香港與父重逢。而不是電影裏的葉問與妻、子三人一起逃到了香港。一九四九年正是大陸為共黨所解放之時,葉問先生的離開正是這層緣故,因為抗戰勝利後,葉問回到佛山擔任國民黨政府下的警察局刑警隊隊長,後來升督察、代理隊長,一九四九年時更當到了廣州市衛戌司令部南區巡邏隊上校隊長。電影最後只提到那年「葉問宗師駐居香港」,再無隻字相關細節或緣由,想來是為了內地上映的原因。

  本片最精采的地方,就是將大時代中的大人物從許許多多的小地方,細膩地描繪、砌壘出其非凡的氣度與形象。

  一開始,主人公一家正在用餐之際,外頭來了個不速之客,因在佛山武館街新開了家武館,於是登門切磋,想藉此打響名號──看來這位「廖師傅」對自己的武功可是相當自負;葉問以正在吃飯為由請對方改日再來,但對方卻堅持可以等,葉問不好再說什麼,只得請入堂上。吃著吃著葉問想起一事,便回頭問說:「廖師傅,吃過飯沒有?」對方笑了笑,搖了搖頭,於是便出現了廖師傅與葉家三人同桌晚餐的畫面;廖師傅是不速之客,而且還是那種不受歡迎的不速之客──葉問的妻子平素對那些常來找葉問演武論拳的朋友就已經相當感冒了,照說用餐之間請訪客入席是一般禮貌,可是面對這樣的客人葉問卻在吃著飯時想到對方吃了沒,隨即不加思索便開口請他一同用飯,電影這般處理,正顯現了主角的坦誠大度,而廖師傅上桌後便大筷夾菜、大口扒飯,也是一樣毫不扭捏作態,飯後還和葉問一塊喝茶、吃點心,這一來一往之間便將習武之人的豪爽率氣(直率氣性)從細節處表露無遺了。

  比試完後,廖師傅拱手請說:今日乃是「閉門比武」,葉問隨即揮手笑道:必不外洩──而事後也證明葉問確是言而有信;話說到此,登門指名單挑而且堅持非比一場不可的態度,不就想打贏葉問好替自己的武館在佛山做宣傳麼?「閉門」二字不過是預留的下台階罷了,若是勝負互換,廖出了葉家不四處張揚、吹噓嗎?由此,葉、廖二人在武學上的修為、涵養立刻對比出了高下。

  「對比」是本片中一以貫之的手法。

  廖師傅的武功、人品雖非一流,起碼還懂得「德武兼修」以德為先的道理,在人家家裏過招,總得有個基本禮貌,所以會為了怕打破人家花瓶而差點閃到了腰背,讓人撂倒在地了也就認輸不再糾纏──雖然先前葉問以「中、中、全中」口頭配合拳路告訴了廖師傅已完全處於下風,可是廖還賭氣硬上,有修為的武師斷不會如此;然而對照後來登門(或許應該用「破門」更為貼切)前來挑戰的金山找,和廖師傅的比試簡直就可以用「文比」來形容了,金山找視「先禮後兵」於無物,當然也就談不上「以武會友」,只想著打趴對手,好在佛山揚名立萬,為了激葉問出戰,不僅言詞羞辱葉問及其妻子,連詠春拳都再三加以詆譭,這種人是習武者最等而下之之人,武功再高也仍是個敗類。所以金山找的拳,不是「比武」的拳,而是「打架」的拳,只想著「贏」,壞了人家家中擺設就只有衝口一句「我賠!」全無道歉之意,而且還輸不起,拔刀偷襲對手,葉問見一時間無法令其大刀脫手,於是順手拿了根雞毛撢子,而且還是以「打孩子」的手法,打了金山找一臉、一背、一屁股,好好教訓了這個「不乖的壞孩子」,葉問打著打著,搖了搖手中的撢子、又搖了搖頭,真是十足的「架子」!夠幽默、也夠痛快!!

  這段對打,中間還有一小段令人莞爾的小插曲。金山找一陣猛攻暴打,砸了葉家的花瓶、茶瓷,此時電影配樂中的緊湊鼓聲戛然而止,轉成「噔、噔、噔噔噔」輕快詼諧的小調,只見小葉準踩著小三輪從後堂左側轉出,抬頭道:「爸爸,媽媽說你再不出手的話家裏的東西就全破啦!」葉問低頭淡淡地回了一句:「好哇。」小葉準騎著車轉入了後堂右側,金山找罵道:「臭小子!」葉問回說:「說話小心點。」金山少這下連人家小孩都罵上了,葉問出手自然也不再客氣了,只聞配樂再度恢復了緊張凝重的鼓聲,沒幾招金山找便被結結實實地「打趴」在地了!──據葉準先生的回憶,幼時的確有北方武師上門挑戰、並被父親擊敗之事,只是印象已甚模糊,至於其他細節部分當然都是電影藝術創造及加工了,由此可見本片在編劇上的用心與巧思。

  金山找輸了,後來幹了劫匪,他武功不是挺行的,把佛山武館街的師傅們都打趴了麼?而且還霸氣十足!結果他的霸氣是「撿軟柿子」式的,日本人侵略中國,打到廣東了,他不敢吭一聲大氣,國難當頭卻只轉頭對自己同胞下手,還侈言說是為了謀口飯吃。為了好友周清泉的棉廠,葉問再次對上了金山找,金卻說當初葉排擠他、不讓他開武館,如今又出面阻撓他、要趕絕他;正如同金頭回敗在葉問手下時說的:「今天北方拳輸給南方拳了」,這種不服輸、不認錯、不肯自省之人,普天之下到處都是,成功了、功勞全往自己身上攬,失敗了、就都是別人的錯,所以葉問糾正道:「你錯了,不是南北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習武而不修心,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

  此外,本片還很細微地傳達了葉問如何從最初的堅持不收徒弟,轉變到成立詠春體育會、大規模授拳的過程。

  日本軍來了之後,霸佔了葉家宅院,葉問從一個原本不愁吃穿的少爺立刻掉入窮困的愁雲慘霧之中,這是事實;但到煤場工作,卻不是真的,因此而與日本軍人在道場交手掙取大米,更是虛構情節,但卻是電影中必要的鋪陳。廖師傅與日本人比試,贏了之後抱著袋白米鞠躬哈腰稱謝,雖然出來後向前來參加比武的同胞們說:「打倒他們!」但是對照起那些在煤場裏工作的武師們,廖的形象一下便矮了許多。武癡林說:「他們搶了我們的米,現在我們有機會拿回來,天經地義嘛」,固然說得不錯,可是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拿回的這些米,已教日本人的手弄髒了,所以當三蒲捧著飯菜給獄中的葉問時,葉問一手回推,說道:

  你侵略我們的國家,殺害我們的百姓,收回你的虛偽。

第二天葉問就要同三蒲比鬥了,可就是不吃一口飯。電影由此凸顯了葉問的高大形象,而且遠高出其他人很多。

  然而廖師傅比武拿米也有他的無奈,從後來影片中女子的哭聲中不難聽出,廖師傅要養活的不光妻子、還有老母,以及鏡頭一晃而過的還不曉得要哭的幼子;所以他打贏了幾次之後,便想一次挑戰三人好拿更多袋大米,卻不料因此而送了性命。當葉問見廖師傅被槍殺於道場之上,想到武癡林很有可能也是這般下場時,不禁氣血上湧,當下提出挑戰十人,這已不是單純的血氣之勇,而是一股敵愾正無處宣洩,更是因為日軍的卑鄙行徑玷汙了道場、使「武」字蒙塵,因此這場拼鬥不同於先前與金山找的較量,更有別於同廖師傅的比試,再也不是點到為止,也不是給個教訓就算了,而是可以說是「往死裏打」,所以只見日軍一個個斷手折腿,打得他眼裏鼻子口中鮮血直迸!最後葉問撂下那十袋白米,轉頭只拾了廖師傅用性命掙來的那袋血染的大米,以及在煤場吃剩的半顆甘藷;三蒲「喂」了一聲,問說葉問名字,葉問轉頭說道:「我只不過是個中國人。」

  這就是民族氣節!低調不過的一句話,卻堂堂而凜凜!這裏,個人已不復重要,而是國家與民族。

  所以葉問出了廖家後,用「左手」狠狠給了在日本人底下當「翻譯」的李釗一巴掌,怒斥:「你看著同胞被人打死,你有沒有尊嚴哪?!」說得義正詞嚴,然而李釗說的:「我沒有,你有,你有很多啊?!你行,你去打呀,把他們都打死,打死十個、一百個,打死一千個!我是一個翻譯不是走狗,我是一個中國人![]」也沒說錯,你一拳打死十個日本兵,又待如何?武功再厲害,能把侵略者都殺光嗎?國家沒了,怎麼說都只有任人欺凌的份。所以,打贏十個日軍的葉問走在回家的路上,背後日本軍用卡車一聲喇叭,還不是得低頭讓道,看著車上滿載的日本皇軍呼嘯而過。

  打了十個人,拳頭上的繭再厚,仍抵不過破皮破血流。

  這就是為什麼葉問回到家後,妻子張永成為他擦拭傷口時,感嘆道:「我發現自己真的很沒用,什麼都做不了。以前就知道練功,又能怎麼樣?這個世界……真的很渺小。我真是沒用!」葉問感到渺小的,是他自己;山河變色,自己卻起不了任何作用。

  但是後來周清泉的棉廠遭到金山找一夥人打劫,卻讓葉問的思想開始有了轉變。周清泉說道:「以前我覺得你練功夫不切實際,現在才知道這麼有用;早知道跟你學一招半式回來,起碼可以擋幾招。」清泉之子光耀也道:「問叔,不如留下來教我們功夫,我們就可以自保,不被別人欺負。」於是開啟了葉問授拳的念頭,廠裏上下習武雖不見得擋得住劫匪,起碼數十名員工見到了匪徒不再畏首畏尾,而是大步向前、擺開架式,相信這給了葉問很大的啟發。後來在比武場上擊敗三蒲,葉問見到群眾振臂大呼,全然無視於日軍的槍銃刺刀與鐵網拒馬,發現自己的雙拳竟可以喚起國人的團結心,因此才有了日後在香港成立的詠春拳術班與詠春體育會。

  一代宗師的形象,就是由這一連串小細節堆砌而來。

  同樣歷經了八年抗戰,也同樣是一代宗師的傳記性電影,這就讓人聯想到了《梅蘭芳》,同樣講述著一個在強大壓力下絕不屈服的偉大靈魂。

  日本皇軍逼梅先生為他們唱戲,梅先生為了家人以及戲班上下身家性命著想,當然不可能斷然拒絕,因此蓄起了鬍子,並教醫生給他打了傷寒針(這是非常危險的事,萬一熬不過,可是會致人於死),讓自己染病,表明真不能唱,好打死日本人的企圖。

  電影中飾演梅蘭芳一角的黎明拖著病軀向眾人說道:

  我有個長輩,我管他叫爺爺,臨死跟我說:畹華,你將來幫爺爺辦個事。我說:什麼事兒啊?他說:把咱們唱戲的地位提拔一下好不好?讓人家把咱們當人看好不好?我說好哇,可我不知該怎麼辦到。答應老人家的事,我想我只能做到這樣了。

接著身子一委,昏厥於地。這一幕,教人為之動容。

  同樣面對著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強權,身為武術家的葉問,身為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梅蘭芳,拒絕與敵人合作,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打著殊途卻同歸的「抗戰」。

  片中的葉問如此說道:

  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我們中國武術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這是你們日本人永遠也不會明白的道理,因為你們濫用武力,將武力變成暴力去欺壓別人,你們不配學我們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是一種從弱者為出發的技擊技巧,是一種尚智而不重力的功夫,因此講究靈巧,先以防身,再論克敵──「四兩撥千金」便是弱克強的最佳體現。所以那些在健身房練得肌肉糾結的壯碩洋人到了少林寺全都叫苦不迭,甚至給打了回票,因為這種身材是練不好功夫的。這也是為什麼武術家常用的兵器──劍,既不走長,也不見寬,亦不如西洋長劍般厚重,更沒法像日本武士刀般鋒利,可以一刀斬斷敵人身驅;中國的劍,殺傷力不大,主要是予敵創傷,教敵人知難而退,重在防身,各家劍術無不是以此為出發而推演。由此縱觀中國各派拳腳器械功夫,亦皆如是,教弱者如何面對強敵而生無之心。那些崇尚武力,將武力變成暴力,用飛機坦克、堅船利礟去欺壓別人還自以為得意之人,又怎能了解到中國武術中蘊含的仁者思想?

  三蒲的拳是侵略者強壓弱眾的拳,廖師傅的拳是開館謀生的拳,金山找的拳是暴徒武夫的拳;葉問的拳,是鍛鍊弱者體魄、強健弱者靈魂的拳,是砥礪人心的拳。

 

 

 

[]在粵語版中,最後這句話李釗是用日語說的:「私は中国人です!」表示李釗也很想將這句話抬頭挺胸大聲地對日本侵略者說,可是一想起家中的母親、斷了一條腿的大哥、妹妹以及兩個年幼的弟妹,即使被日軍打得遍體鱗傷,話卻始終出不了口。編劇如此用心,當真是寓意深遠。

──────────────────────────────

附帶一提:Ip Man 是粵語發音Yip Man 的略寫。

 

 

 

 

 


葉問:「詠春,葉問。」

金山找:「我真想看看,你一個大男人是怎麼打出一套女人拳?」

葉問:「好的功夫是不分男女老少的,那得看人;你馬上就知道是怎麼打了。」


 

 

 

 

 


掃圖自《寫真李小龍》廖錦華  編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迴響(5) | 引用 | 人氣(3364)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點心
2024/4/28 15:54
悲傷五階段-寵物的臨終與...
2024/4/9 23:16
為寵物養生送死是身為主人...
2024/4/9 22:01
提升顧客好感願意買單的商...
2024/3/23 13:16
門市服務禮儀與溝通應對技...
2024/3/19 19:39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如何面...
2024/3/17 20:51
[讀書心得]看漫畫學御宅族...
2024/3/15 19:46
變革走在危機前面-可預期...
2024/3/12 12:01
超越競爭對手的良機-危機...
2024/3/11 12:38
預防管理是控制危機最省資...
2024/3/10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