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斯坦堡
一直一直,都很喜歡勞勃瑞福的電影,特別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大河戀》,它的電影海報深深地吸引著我;只見畫面中蠅釣的釣線在空中劃出一個完美的弧線、然後釣餌朝著河水的正中央拋灑而去……詩意的光影,流轉的風,靜止不動的畫面,彷彿時間都凍結了般,安祥寧靜。
而這本書,《時間是一條河》,是我讀到少數完全以女性為主角的故事;相信當我這樣形容時,不少人會聯想到珍‧奧斯汀或著維吉妮亞‧吳爾芙,而本書的作者瑪莉‧愛麗絲‧蒙羅,也足以列在她們之後成為當代的新女性作家。這本書描述故事的主角咪亞,在一開始時便遭逢病魔乳癌的侵襲而接受割除手術,本以為參加姐姐替她報名的溪釣活動可以協助療癒受創的身心,卻沒想到一回家即發現遭遇更大的打擊:丈夫的外遇。她求助溪釣活動的老師貝兒‧卡森,因而得以暫時有個安全的庇護所──瓦金斯山凹棲身。
「想要實實在在的活著,她就必須要相信自己會活下去。」
逃避有時是懦弱的行為沒錯,不過以咪亞的情況來說,這種暫時的遁逃是必要的安靜,同時,也是尋找真實自我、適合的所在與人生真正想做的事、以及讓人生回歸正常的契機。咪亞必須有相信自己會活下去、實實在在的活下去的機會,而尋找KW(凱特‧瓦金斯),這個飛蠅釣活動的女性先驅與足可在這項被歸類為男性運動擊敗所有男性選手的一流高手,也是貝兒的外婆,咪亞也需要一個可以證明她曾經真實的、活躍的、並且談過一場轟轟烈烈愛情的存在過。這項證明,不僅可以讓咪亞重拾活下去的力量,更可以讓讀者獲得與角色們一起治癒身心創傷的新生鼓舞。
本書另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於,每一章節前作者都會放上一小段嘉言名句以為該篇章的引言;有時引用自無名氏,有時是文壇巨擘的作品(如赫曼‧赫塞、梭羅),而當無法找到與故事內容相契合、或單純只是因為寫作的樂趣,甚至引用故事裡的虛擬角色的日記、作品或佳句(例如凱特瓦金斯、貝兒卡森,或本書的男主角史都華‧麥克道格);這種類似劇中劇的書中書創意寫作,更增添了閱讀本書的新鮮感與刺激。作者想要讓讀者相信,這些角色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一般,真實的存在與生活著,她們的悲苦與人生經歷,並非虛假幻影。因為想要實實在在的活著,就必須要相信會活下去。
這是一本很好讀的書,同時帶著淡淡的療癒系的溫暖,適合在春天生命萌芽的時刻與大自然一起體驗新生。
——本文轉貼自「這裡是伊斯坦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