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版本的奇妙世界
版本定義:一版:最初的報紙連載及結集之版本(含香港鄺拾記等版本及臺灣未授權私印版),,二版:1980年的十年修訂成冊(遠景白皮版,遠流黃皮、花皮版),新三版:至2007年的七年跨世紀新修(遠流新修金皮版)

格主小檔案

王二指





<2006年4月>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123456

最新文章
【我的金庸研究書系終...
2021/2/25 15:24
【金庸講座訊息分享】
2019/6/27 19:35
金庸武俠史記三版變遷...
2019/1/4 22:51
《笑傲江湖》「三戰」...
2014/5/9 9:03
書評:《王道劍》
2014/4/3 11:18

最新迴響
Re:令狐冲對恆山美女...
by 王二指, 8/12
Re:令狐冲體認到娶盈...
by 王二指, 8/12
Re:令狐冲對恆山美女...
by 笑傲, 7/31
Re:藍鳳凰愛上令狐冲...
by 笑傲, 7/31
Re:令狐冲體認到娶盈...
by 笑傲, 7/31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8 次
累計人氣: 3216207 次
文章總數: 234 篇
April 19, 2006
孤獨國主人周夢蝶
王二指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9:55:08

  

  浪跡天涯十載之後,1959年,詩人終於在喧囂紅塵中找到一方之地,安定了下來。此後21年,台北武昌街騎樓下的小書攤,成了這個城市最動人的文學傳奇。直到今天,許多人走過人去樓空、物非事也非的原明星咖啡屋騎樓時,仍不時想起閉目趺坐在此的瘦削黑衣詩人,「當年周夢蝶就是在這裡擺書攤過活的。」人們閒閒談著,歲月靜靜流逝……。

  這種時代裡,詩人皆寂寞。說到「周夢蝶」這個名字,若非前陣子獲獎,只怕誰也記不得他的生死下落了。60、70年代,台灣新詩盛極一時,余光中、楊牧、紀弦、洛夫……,人才輩出。周夢蝶無異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人。沒人知道他的確切來歷、出身,只知道他當過兵、教過書、管理過圖書室。等到大家發現他的詩作冰雪清凝,孤然出塵時,他已是理了個光頭,在武昌街騎樓下擺設小書報攤,販賣冷門文學書籍,過著一個月1500元的苦行僧生涯了。春夏秋冬一襲布衣,客來促膝而談,客去閉目沈思。有朋友打趣,說他如此盤腿而坐,為的是欣賞過往仕女的潔白小腿。他總不以為忤,只是微微一笑︰「悠悠是誰我是誰?/當山眉海目驚綻於一天瞑黑/啞然俯視︰此身仍在塵外」,詩是這樣寫的,難怪不生氣!

  周夢蝶一輩子僅出過二本詩集:《孤獨國》與《還魂草》。光陰披瀝,沙沈金露。如今已成為許多愛書人爭相蒐購的「夢逸絕品」了。周夢蝶寫的是新詩,國學基礎深厚的他,詩句卻常見典故。乍看彷彿突兀,實則給人多重想像空間。譬如他曾寫過題為〈於桂林街購得大衣一領重五公斤〉的一首詩。不懂的人會因為這種幽默而莞爾;理解禪宗趙州和尚「老僧於青州作得一領布衫重七斤」公案者,卻可循線解讀詩注所引《詩經》︰「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句,知道絕非信手拈來,內含深沈慈悲意味的。

  周夢蝶詩脈有承,就如同為詩人的余光中所述,其實是順著納蘭性德、黃仲則、龔自珍、蘇曼殊、王國維、李叔同而來,是「常懷千歲之憂的大傷心人,幾乎帶有自虐而宿命的悲觀情結。」只是這種悲觀絕非因個人五欲過患,求不得之苦,而是發自生命底層,「哀憐上帝兒女」的一種無盡悲懷。因此乃能寫出如此深沈孤絕的句子︰


  誰是心裡藏著鏡子的人呢?

  誰肯赤著腳踏過他底一生呢?

  所有的眼都給眼矇住了

  誰能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

  在菩提樹下。一個只有半個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以嘆息回答

  那欲自高處沈沈俯向他的蔚藍。

  1997年暮秋,苦吟半生,86歲的老詩人獲得國家文藝獎章的肯定,9月30日,周夢蝶身著新長袍,遠從淡水搭公車到凱悅飯店受獎。會場冠蓋雲集,群賢畢至。主持人請詩人說話,老先生聊聊數語,皆為追憶︰「我最近常常夢到我的母親……。」聞者淒然,一室寂寂。回首一別,58年光陰畢竟如此消散無蹤,追念亡母的詩人當也難忘這年年初返鄉探親,親自為長子送終的悲苦情景。「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情深不忘,隨順世緣;悲欣交集,隨處作主,此所以栩栩夢蝶之為真正詩人吧!(傅月庵)


迴響(2) | 引用 | 人氣(19801)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博愛座像是人際互動和彈性...
2025/4/16 13:19
港女(二)
2025/3/24 1:33
「你是I人還是E人?」MBTI...
2025/3/22 18:15
爆粗,國際化?港女
2025/3/12 20:50
你眼中的你
2025/3/9 20:20
吃到飽 Buffet 的 M型消費
2025/2/21 16:08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
2025/2/18 15:58
節慶活動創新地方特色轉型...
2025/2/14 13:43
司機的知識 - 知其所以然才...
2025/2/13 22:13
關於罵人
2025/2/2 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