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廣州醫生的回覆
|
今天打開郵箱讀到寄自廣州一位兒時朋友的來信﹐節選如下。她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自89年起在一所綜合性大醫院工作。先任燒傷外科醫生﹐後因身體不好調往病案室工作。現還在撐著體弱多病的身子每天上班。*********************************************************"其實在加拿大、美國、香港,一個住院醫生或一個高年資專科醫生的收入是多少?我也很想了解。我們... |
(閱讀全文) |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4:17:58 | 迴響(1) | 引用 | 人氣(2149) |
|
|
"人做醫生你做醫生"(2)
|
住院部的住院醫生(practitioner, residency) 每上3天正常班: 上午8點-下午5點30﹐第4天就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查完房交完班約11﹐12點下班。第5天早8點又上正常班﹐如此類推﹐每3個正常班一個夜班。如果第一個正常班是星期五﹐星期六上一個正常班﹐那星期天你照常休息(6天工作制)﹐星期一就是你的夜班。夜班要是晚上沒病人叫﹐可以睡覺﹐要是有搶救你要獨力承擔﹐兩位護士... |
(閱讀全文) |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3:23:36 | 迴響(1) | 引用 | 人氣(1645) |
|
|
"人做醫生你做醫生"(1)
|
因為跟從了加拿大mentality的緣故﹐我不得不voice out﹐說出一些內地醫學院醫院的情況﹐因為每個人都有知情權。"風情萬種的mentality"容後再續。中國大陸77年恢復高考﹐招收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以我記憶至少到90年止﹐全國大學生學費和住宿舍費用都是國家支付。醫學院遲一年﹐78年開始。80年代廣州醫學院醫學生﹐來自廣州地區縣城﹐或家離開學校一小時車程以上的同學都可以得到安排住校。宿... |
(閱讀全文) |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0:31:36 | 迴響(1) | 引用 | 人氣(1271) |
|
|
風情萬種的 mentality (二)
|
加拿大過往10年移民人口增加了10%﹐移民文化對加拿大本地文化多少有些影響。加拿大政府就曾因此發出呼籲﹐請新移民積極融入加拿大文化。其它族裔的聲音我無法得知﹐中文電視採訪了幾位講普通話的民眾﹐他們的意思都差不多: "什麼叫加拿大文化? 如何做才叫融入?"政府也沒有作出回應﹐或者說他們的回應比較含糊。但住久了加拿大的移民都知道﹐這恰恰就是加拿大和美國不同之處--隱晦﹐含蓄﹐希望彼此在不言間心領神會。... |
(閱讀全文) |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8:01:36 | 迴響(1) | 引用 | 人氣(1212) |
|
|
風情萬種的 mentality (一)
|
mentality 一詞在雅虎中文字典裡解作"心理狀態﹐心性"﹐但在英文使用時往往指不同的做事作風和文化。例如中國靠拉關係走後門辦事成風﹐英文人稱之為中國的一種mentality。北美也有自己一套mentality。到公眾泳池游泳﹐透過隔板下面的空間看到隔壁更衣格內地板上鋪著大毛巾﹐腳板踩在上面。在中國人看到會說髒﹐但西人認為毛巾在洗衣機裡一洗甚麼細菌都殺掉了﹐沒必要過份擔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壓力... |
(閱讀全文) |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1:47:35 | 迴響(0) | 引用 | 人氣(164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