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郵箱讀到寄自廣州一位兒時朋友的來信﹐節選如下。她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自89年起在一所綜合性大醫院工作。先任燒傷外科醫生﹐後因身體不好調往病案室工作。現還在撐著體弱多病的身子每天上班。
*********************************************************
"其實在加拿大、美國、香港,一個住院醫生或一個高年資專科醫生的收入是多少?
我也很想了解。我們有些同事去美國進修回來說,在美國,一個外科醫生月薪有十
几万美元,一個內科醫生月薪都有六、七万美元,我們很難相信。我告訴我先生外
國醫生的收入,他更是覺得“吹得天花亂墜”。以我自己的收入,算是高年資的主
治醫生(非臨床醫生),正當的收入不過是七、八千元人民幣。搞臨床的醫生正當
的收入也是這么多,但通常會有一些藥商的回扣、開單提成費(開檢查治療單、開
住院卡等都有提成的),還有就是不可告人的“紅包”了。加起來究竟有多少就不
清楚了。搞臨床的醫生都免不了要值夜班,這個夜班是真正要命的,醫生的工作從
早上8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交班,已經是24小時了,交班后還要查房、上手術,連
續工作多少個鍾頭?夜班費只是60-100元人民幣(收入高的科室會有100元的)。你
說我為什么要挨臨床夜班呢?如此這樣的低微收入,別說身体不太好,就算是年紀
輕、身体吃得消也不值得挨。我們以前太天真了,我們的父母也太天真了,他(她)
們經常鼓勵我們要有理想上、有抱負,要吃苦耐勞,不能光看到錢。也許在他(她)
們的人生觀中,只有不計較報酬地努力工作,人生才有意義,才能叫不枉此生吧。
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我們的父母親經常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居里夫人”、
“愛因思坦”等等的名人名著勉勵我們嗎?我還記得那時我們是多少(麼)佩服居里夫人這位偉大的女性科學家啊。
現在,在這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我們的思想才有了轉變,我們的人生觀、价值觀也
發生了改變,我們才意識到什么叫“值”和“不值”。其實,我常在想,中國的醫
生如此低微的收入,實際上是中國人太多了,人的生命得不到重視的体現。你看,
一個對“生命的守護者”不重視的國家,人的生命又會得到怎樣的愛護呢?講得通
俗些就是中國人很“命賤”。有時,我都不想去剖釋自己的內心,因為越是剖釋的
深入,自己越痛苦。
我們換個輕松的話題吧,我現在有時間喜歡逛逛古玩市場,想“淘淘寶”,既
可以欣賞一些古舊的藝術品,又可以陶冶情趣。再者,說不定還能“撿個漏”,淘
到寶貝呢。其實你經常逛二手貨市場,說不定也能撿撿漏,以后轉手賣出去也有一
筆很可觀的回報啊(如今就是什么都用經濟頭腦去想想,你千万不要笑我太庸俗、
太功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