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努力的過程,就像聽專輯CD只聽主打歌一樣,
讓人遇到了只能微笑搖頭。』
曾聽過幾位無計可施的高階人員(無計可施意指,經時間證明他們至今還在那條叫短視與主觀的死胡同裡打轉,號稱是自己風骨稜傲地撐著),他們都曾在人前人後提過類似的觀點:『結果論成敗,一切都看結果,別說太多中間過程』。乍聽之下這邏輯似乎還算對,但其實只有部份正確而已,另一大部分呢? 被以仲裁者自居的高階人員給主觀地忽略了。
忽略的導因有三,因為...
一、並未考慮到時間因素,亦即實現目標前必要的合理時間。包括高階人員希望部屬領會到其真正想法,必須要咀嚼指令的時間,尤其是當你只允許自己有思考的時間時。高階人員,請別急著否認!因為要不是您管得多而且越要越多,事情原本是很單純的啊!
二,如果異地而處,高階人員的立場換成被reviewed的經理人時,就能真實體會到上面那一句"一切都看結果"的話,其實是帶有強大負面能量的;另方面,這也顯示出高階人員內在同理心與驅動力的水位。該是承認"過程決定結果"的時候了,高階人員!
三,一時的成敗只是過程,貴在如何一同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萃取精華幫助未來最重要。這也再次強調上述同理心的重要性,以及患難與共的機會點。簡而言之,這些都是攸關『勞動』的硬道理,但只要一經過主觀見解的解讀,就經常被評為『徒勞無益』的軟道理。
最後我想問,CEO向外評估的習性你們聽多了也習慣了? 嗯哼,換個方向繼續切入。話說CEO被各部門反向評估的事蹟,為何很少演變成衡量CEO績效的參考標準,或甚至廣為流傳呢? 答案很簡單有兩個方向,其一是推動上述場景的關係人,大多已經不在公司裡。其二,反CEO的董事會成員並沒有機會接觸此類現象,所以也無從藉此去衡量CEO管理上的能耐。於是乎,就經常發生CEO經營管理效能被泡沫化、模糊化的現象,也因而錯失及時拯救企業的機會。
也因此呢牛皮越吹越大,越來越多的CEO活像一句俗話所說的一樣:『癩蛤蟆頂桌腳,死撐!』。一直死撐下去,直到...被壓扁,搞垮了一整張桌子,也砸爛了上面所有的好菜。
附註:其他董事們多半不知道,CEO經常把他們掛在嘴邊說:『這是董事們的想法...』、『董事們給我很大的壓力...』、『董事們希望...』,就當他無計可施時。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切忌以訛傳訛,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