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恆達(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克萊門斯的一系列校園小說創作,與〈女性主義〉的關懷不謀而合,強調互為主體、互惠平等關係、培力等精神。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的主角(兒童)大都不是我們傳統中的模範生、乖乖牌,他們樂於提出不同的見解,積極採取行動,但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以知識為基礎,用無比的創意,對於教育體制提出挑戰,而他們通常會獲得父母的支持,老師校長則在接受挑戰之時,會直接、間接與學生或支持或詰問,共同來解決問題。學生的行動,通常不會如學生所預期般直接順暢發展,因而面臨衝突或危機,但在師生親友的合作下,共同化解危機,讓事件獲得圓滿解決。最重要的是,學生不會為權威所壓制,而是被當作主體來尊重,而在行動與危機的過程中,不只是學生,師長也得到很大的學習、成長與轉變。
《成績單》質疑學校與家長的成績至上,以成績單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價值這種觀念,然而資優或平庸真的可以由成績單反映嗎?當好友史蒂芬因成績不好而自認是一個無藥可救的大笨蛋,主角諾拉隱藏了她是天才的秘密,經過計算故意考了五科D一科C,一來讓史蒂芬開心,一來她不想當資優生。而她的行動,讓老師家長不得不重新思考成績單的意義。《不要講話》處理的是班級管理的議題。許多老師喜歡要學生「不要講話」,期待一個安靜、有秩序的教室氛圍。有一天,學生決定整天不講話,如果老師問問題,也只能用三個字來回答。課堂、餐廳都是靜悄悄的,老師反而開始緊張了。老師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沈默該如何回應?這個故事讓我們重新省思講話、秩序、控制的意義。
粉靈豆是一個字典中找不到的字。老師說,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於是尼克連結同學,開使用「粉靈豆」來稱呼「筆」。他們的計策會成功嗎?《我們叫它粉靈豆》說的是一個學生反抗與創意的故事,而老師又該如何回應學生?
克萊門斯還有許多其他相關著作,像是《作弊》、《午餐錢大計劃》、《藍德理校園報》、《16號橡皮筋》等,本本精彩。大人們經常以小孩年紀小,知識不足、涉世未深,而給他們填鴨、高壓的教育。聽話、用功、成績好的學生成為老師心中的模範生。調皮搗蛋則成為班級經營的問題。這一系列的書籍,還給兒童該有的主體性,也讓老師/家長相對地要用尊重、關懷,以及相同的創意來面對學生的創意。(文章出處:《教育部九十八年度性別平等優良讀物增修手冊》,女書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