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雲
明天,5月17日,柏老的骨灰就要灑在台灣與綠島的海域之間。他要將他的精神魂魄,與這個島嶼的烈風駭浪合而為一,迴盪成這個時代最熾熱最深刻的記憶。據說這一天,恰好也是綠島開始囚禁政治犯的「紀念日」,也許這僅只是歷史的偶然,但種種因緣際會,難道不是柏老在他的最後一程中,仍心心念念地提醒當權者要重視人權尊嚴?
回想起童年時期,第一次聽到「綠島小夜曲」,只覺得柔情繾綣,婉轉悅耳,對著這座陌生的島嶼,竟莫名地產生浪漫的憧憬與遐想,而那猶是不知人間苦難、渾渾噩噩的年紀。直到三十年後,我終於親身踩踏在綠島的土地上,跟著親愛的家人與先生的工作夥伴們,以旅遊之名。距離自己最初捧讀《柏楊回憶錄》的時間,也早已過了十年的光景。
我還記得,六月的綠島,已是烈日灼身、熱浪蝕人。我們一行人風塵僕僕地來到綠洲山莊前,腦海中自動浮現出《柏楊回憶錄》書中,柏老重返綠島監獄獨坐囚室、以及憑窗朝外眺望的兩張照片。我心中激動難抑——當初閱讀《柏楊回憶錄》的強烈震撼,當年囚禁柏楊的黑獄苦牢,我就要親身體驗、親眼目睹了!帶著宛如「朝聖」般的敬意,緩步踱入那個空間。怕是那不自由的苦悶空氣依然束縛如昔,我發現,生性好動的女兒根本不願意待在裡頭,一個勁兒地想逃出去外頭看花逐蝶。
顯然地,這裡關不住任何一個自由飛揚的靈魂。前幾天,長年負責主編柏楊作品集的同事才告訴我,柏老曾經提議將原來囚禁政治犯的綠洲山莊改成監獄旅館,他還親自擬定了宣傳句:「我們是自由國家,如果你想不自由,請付錢來體驗。」這就是柏楊的思維,他永遠比我們更有令人驚奇的創意,也更懂得用幽默來寬恕歷史的罪惡,如果沒有包容性的大愛,絕對無法寫出這樣的句子。
離開綠洲山莊後,我們旋即又飛車抵達綠島「人權紀念碑」。我細細瀏覽碑上每一個受難者的名字,輕輕撫著柏楊的題字:「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我知道,唯有真正經歷過冤屈及迫害的人,才能體會那文字背後的深沉悲痛。
當我們回到紀念碑上方的廣場,年幼純真的女兒一眼見到綿綿如茵的綠坡草地,居然興奮忘我地在上面打起滾來,一遍又一遍地,樂不可支。我凝望著女兒的身影,忍不住感慨萬千。在朗朗的晴空下,他們是如此幸福歡樂的一代,渾然不知這個火燒島當年的殘酷陰暗,不明白有多少政治受難者被犧牲了,更不了解有柏楊等人挺在時代前端,衝撞威權專制,為黎民蒼生伸張正義,捍衛人權,才換來我們今天的民主自由。
柏楊說:「歷史的錯誤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遺忘。」如果忘記罪惡,它就會回頭再來反噬我們。矗立在怒濤拍岸的綠島「人權紀念碑」,正是為了重建我們族群的集體記憶。是的,柏老留給了我們太多珍貴豐碩的文明果實,反過來想想我們,是否還能為柏老多做些什麼呢?
至少,曾經見證過那一個世代的辛酸血淚與堅毅勇氣,我們終究有義務告訴下一代:關於一個睿智文人和人權鬥士──柏楊的生命故事,以及柏楊一生的意義與人格思想的價值。
◆【柏楊閒話,閒話柏楊】網站上線,全面啟動柏楊文物史料數位典藏計劃
柏楊先生身後留下了許多寶貴的作品與文物手稿,遠流出版公司基於和柏楊先生長期合作的情誼,以及手邊擁有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目前正積極規畫有DRM版權保護的《柏楊作品全集電子書》,以服務圖書館及更多遠端讀者;另外,也著手整理相關文獻,未來希望能夠促成政府單位進行「柏楊研究史料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置。畢竟柏楊先生是對社會影響深遠的「公共財」,將柏楊先生珍貴的手稿文物以數位化的形式保存,並進一步提供e化平台以饗普羅大眾,並達到向社會一般大眾推廣柏楊一生追求的境界是我們的責任,也是表達對這位作家的尊崇。
由於文物數位典藏的細節繁瑣,費用龐大,此事尚在規畫階段,等擬定具體辦法,會再公開向社會大眾徵集,屆時期盼各位能夠共襄盛舉,捐出您與柏楊相關文物之數位檔。這段期間您可以上遠流博識網【柏楊閒話,閒話柏楊】紀念專頁:http://boyang.ylib.com瀏覽我們的初步規畫,或用電子郵箱:boyang@ylib.com將您手邊願提供的資料用低階圖檔傳給我們,或列下清單傳來,以便後續再和您聯絡。謝謝!
◆奮飛人生 奮鬥人權——柏楊先生紀念展
‧時間:2008年5月17日~2008年9月30日
‧地點:台東縣綠島鄉【綠洲山莊】禮堂
‧策劃主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
柏楊以追求自由、民主的初衷,隨國民政府來台,自1951年開始寫作。柏楊此生的榮辱皆因寫作,既得名得利,也因此身陷囹圄。但重要的是,柏楊以智慧與毅力,轉化個人悲喜成為面對人世不公不義、籲求尊重人權、個人尊嚴、呼喚人心人性的豪情,成就了現代知識分子的新典範。
在這曾經囚禁他的綠洲山莊,為這樣一位終生振筆奮鬥的人權鬥士舉辦紀念展,用以回顧他的一生貢獻與生命情調,於此時此刻,最具深意。展覽主軸根據柏楊的人生分期,包含:【一】茫茫天地間的野生動物(1920-1949);【二】書生空恨無強弓——十年小說(1950-1959);【三】刀筆如削氣如虹——十年雜文(1960-1968);【四】這個島,這個人——十年牢獄(1968-1977);【五】災難,是奮起的跳板——五年專欄(1977-1982);【六】書房如囚房——十年通鑑譯寫(1983-1993);【七】怒飛‧奮飛‧我還要飛——十年人權(1994-2004);【八】天真是一種動力——由怒而恕的晚年(200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