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BA辦公室
一個讓所有關心職涯發展的上班族、年輕學子、家長們,暢談辦公室八卦苦水與切磋進步方法,讓大家更幸福、更快樂、更成功的好地方!
線上駐站時間:

格主小檔案

OL女魔頭





<2007年11月>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最新文章
被迫進「哈佛」的天才...
2009/5/19 19:01
《左右決策的迷惑力》...
2009/2/2 16:20
理智幫我們找藉口? ...
2009/1/22 18:20
工商服務時間:想拿好...
2009/1/6 17:22
時機歹歹,裁員減薪是...
2009/1/6 11:40

最新迴響
Re:被迫進「哈佛」的...
by 路人甲, 3/23
Re:經營之神王永慶奮...
by 珍余, 4/5
Re:被迫進「哈佛」的...
by 路人乙, 10/12
Re:「大小通吃」的聰明...
by gtlgtw, 6/25
Re:中廣流行網黎明柔...
by salayray, 6/19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23 次
累計人氣: 213529 次
文章總數: 35 篇
November 6, 2007
《走對下一步》精采書摘搶先看--專業化的優點和缺點
OL女魔頭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3:39:37

 

隨著科技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性日增,從醫藥、銀行一直到投資業,我們對於專注和細節的依賴也愈來愈強烈。引導這種趨勢的理論是:一個關鍵的細節、一丁點的資訊,都可以讓我們知道還有更大的事情,並引導我們瞭解這些更大的議題。

有一則經常用於商業比喻的古老寓言,描述六個盲人各自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一個摸到象牙,便說大象像魚叉;一個摸到象鼻,就說大象像蛇,其他人摸到大象其他部位便說大象像其他東西等等。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看到全貌,才能對事情有真正的瞭解,不過這則寓言已經有點過時了,畢竟現在我們只需要幾個細胞,就能經由DNA鑑定,辨識出這隻動物是頭大象。

由於資訊俯拾皆是,社會上出現過度重視資訊的趨勢,誤以為資訊只要存在即有其意義。微觀的分析必然會帶來正面的結果,不過往往僅限於專業領域。這種趨勢引發的問題在於,無論在董事會還是總裁辦公室,愈來愈多人採用這種聚焦的分析分式,我們很可能因此再也看不到擁有宏觀視野的真正領導人。羅素(Bertrand Russel)的研究夥伴,數學家兼哲學家懷海德(Alfread North Whitehead)便曾針對人們愈來愈重視細節,導致專家之間無法協調的危險提出警告,一九二五年懷海德在哈佛發表一系列演說,他提到新專才教育的風險。在此引用他頗具遠見的預測:「這種專才主義論點所引發的危險甚鉅,這在我們的民主社會中尤其嚴重。合理邏輯的指導力量逐漸式微,領頭的知識分子缺乏平衡,他們看到某一組情況,或看到另一組情況,卻沒有兩組情況兼顧,而協調工作則留給那些不是欠缺力量就是缺乏特質的人,這些人無法在特定工作生涯中有所成就。」

針對當今政客及企業執行長的最惡劣行徑,懷海德所言可以視為是對其罪行的直接宣判--最有智慧的人成為專家,卻把協調工作留給能力較差的人。但是在他說這段話八十年後的今天,這正是我們所面臨的狀況,成為偉大領導人的那些有智慧的人在哪裡?領導不是一門專業,而是協調與整合,我們今天卻必須依賴一百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創造、吸收大量的資訊。

過度依賴資訊的數量也會導致我們太容易相信隨著每件事實出現的偏見,我們必須瞭解資訊的來源以及潛在的結果。針對同樣的事件,福斯新聞台和CNN的報導聽起來可能截然不同,不過,正因為知道外頭有這麼多資訊,我們會想等待、進而蒐集更多資訊,試圖達到完美、客觀、不可能達到的境界。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新工具,可以用來蒐集、分析資訊,可是這些工具無法替我們作決定,手段並非解決方案,事實上反而可能成為阻礙,使我們看不到更廣的模式,無法培養我們的直覺。


迴響(0) | 引用 | 人氣(2972)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五行
2025/5/10 15:27
菲凌手記
2025/5/4 11:37
「鯰魚效應」(catfish effe...
2025/4/25 23:57
博愛座像是人際互動和彈性...
2025/4/16 13:19
港女(二)
2025/3/24 1:33
「你是I人還是E人?」MBTI...
2025/3/22 18:15
爆粗,國際化?港女
2025/3/12 20:50
你眼中的你
2025/3/9 20:20
吃到飽 Buffet 的 M型消費
2025/2/21 16:08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
2025/2/18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