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之漡
動靜之寬,雲山潝石;凝塵止觀,遍照虛實 。 。。。。潮來因、士覺吼。

格主小檔案

來因覺士





<2009年4月>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56789

最新文章
點心
2024/4/28 15:54
余光中不識張益德
2023/11/30 14:38
弔客
2023/6/1 20:00
決梁山泊之策
2022/12/4 21:07
這回斷送老頭皮
2022/6/4 16:41

最新迴響
附註:
by lyingjazz, 8/13
Re:修理潘國森
by 光澄籽, 7/16
Re:修理潘國森
by 潘國森, 6/6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作秀黨萬歲、萬萬歲, 4/29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潘國森, 4/28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0 次
累計人氣: 332610 次
文章總數: 130 篇
April 20, 2009
甘寧──英雄不論出身 (8/8)
來因覺士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9:37:43

  清代史學家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寫道:

  甘寧之勇烈功績,與魏典韋相上下,韋不封侯,寧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為未副也。陳《志》以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為一卷,考韓當封石埭侯,周泰封陵陽侯,徐盛封蕪湖侯,潘璋封溧陽侯,丁奉封安豐侯,皆及身封侯。追論程普功,封子咨為亭侯;追論黃蓋功,賜子柄爵關內侯;追錄淩統功,封子烈為亭侯,烈有罪,弟封復襲爵。又蔣欽子壹封宣城侯,陳武子脩封都亭侯,表封都鄉侯,皆封其子不侯者。惟董襲、甘寧:《襲傳》不言有子,或其人本無胤嗣;若甘寧,則身未封侯,而其子於未得罪前亦不加追錄,則所以待寧者,不亦薄乎!

文中以韓當、周泰、徐盛、潘璋、丁奉等將生前即已封侯;老將如程普、黃蓋、陳武等,英年早逝如淩統者,亦因功在國家而追封其子以侯爵;可是與這些東吳名將並列於一傳的甘寧,生前既未封侯,其子甘[王褱](同「瑰」)也未得到任何庇蔭與爵位之追錄,因而替甘寧抱屈,指孫權所給的待遇相較起來,未免有失薄情。

  單就這個層面來看,確實是言之成理的,然而潘眉先生的說法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即不管是「及身封侯」者、亦或是追論錄功而封將子為侯者,這些都是在孫權擊滅關羽、取得荊州之地後才有的動作,原因便在東吳領地並不算寬廣,而封侯賜邑只會令國家稅收短少,因此在攻下荊州、有了更多的土地之後,孫權手頭寬裕了,才能夠大方地對這些功臣、或其後人封賞爵位、賜予食邑。此外,再從蔣欽本傳可以看到,蔣欽亦曾參與荊州之戰,督領水軍進入沔水(即漢水),控制關羽轄下荊州水路,在得勝班師途中病逝,孫權於後封欽子蔣壹為宣城侯;既然率領偏師作戰都能得到爵位的追賜,那麼甘寧若非在這場荊州之役缺陣,豈能得不到任何封賞?不過潘先生還是點出了一件事實,甘寧不封侯,恐怕與甘寧粗暴的性格、屢屢違抗孫權的命令不無關係:孫權城府甚深,不如意時能隱忍不發,但同時亦善於記恨,如赤壁戰前曾勸說降迎曹操的重臣張昭,在稱帝登極的大典之上,即被孫權以言語譏諷:「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令張昭慚愧得身出大汗、拜伏於地,孫權的「記性」由此可見一斑;同樣的,甘寧觸怒孫權的當時,雖有呂蒙陳言請命,使孫權按下脾氣不予懲罰,但是孫權心中只怕並未因此而有所平復,甘寧一生平順而過,然卻未再得更高名位的升賞,其子也未得到任何庇蔭,多半便是這層緣故。

  至於甘寧的年歲,史傳並無詳錄其生卒年份,也沒能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相對座標,但依甘寧本傳中描述甘寧死時,孫權「痛惜之」,估計甘寧身亡之時年紀應該不會太大;於此前提下,這裏僅就相關文獻,作一概略推算。

  據甘寧本傳以及韋昭《吳書》記載,甘寧年少時「輕俠殺人」,「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聚眾相隨」,而此之前,則為巴郡「計掾,補蜀郡丞」;按太史慈本傳所記,其年少時即擔任郡奏曹史之職,後來郡政府和州政府發生爭執,太史慈為使者持奏章趕赴京都洛陽向朝廷辯解,太史慈時年二十一;若以此推測,甘寧舉任郡吏的年紀當不會超過二十歲──因反推回去,甘寧為劫賊之初須尚在「少有氣力,好游俠」之時[29]。後來返歸荊州南陽,甘寧以年少得志、年紀輕輕便在郡府出任過位階不小的吏職,回到老家正可說是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狀態,想來此時甘寧應曾與當地州郡官府有過接觸,在得不到理想職位後,才轉而聚眾為賊,並鎖定官府中人為攻劫搶掠的主要目標,一來顯示自己的能力,二來更作為「報復」。如此過了「十餘年」,方「止不攻劫」,率眾依附劉表,此時估計甘寧約莫在三十歲上下;後來甘寧見在劉表處難有作為,欲往江東又被黃祖留滯了三年,等到來至東吳向孫權獻「取南荊之地以漸規巴蜀」之策時,則大概在三十四、五年紀──此時按記載,當在建安十三年春、孫權三度伐黃祖之前,即建安十二年或建安十三年初。到了建安二十二年春,孫、曹第二次濡須口之戰,甘寧還有參戰的紀錄;據孫皎本傳,甘寧與孫皎發生口角時在建安二十三年,次年呂蒙襲取荊州,甘寧並未參戰,由此推測,甘寧死時當在建安二十三、四年間,年紀約在四十五、六歲,可謂壯年之時,無怪乎孫權會「痛惜之」。[30]

  甘寧死後,長子甘[王褱]因犯罪被流放至會稽(郡治即今浙江紹興市),不久後亡故。據《晉書‧甘卓傳》,甘寧尚有一子,名甘述,在東吳仕官,累遷至尚書,甘述的兒子甘昌則官拜至太子太傅,而甘昌之子即是東晉時大將甘卓。甘述應當是甘[王褱]的弟弟,但從甘寧本傳中並無甘述支族的相關記載來看,甘述為庶出──即妾生之子──的可能性較大。

  《太平御覽‧卷七十五‧地部四十‧瀆》載云:「伏滔《北征記》曰:姑熟西北有甘寧墓,孫皓時,占者云墓有王氣,皓鑿其後十許里,曰直瀆。」南宋時人張敦頤《六朝事蹟編類‧墳陵門第十三‧吳甘寧墓》曰:「伏滔記吳將甘寧墓在直瀆之下,俗云墓有王氣,孫皓惡之,鑿其後為直瀆。溫庭筠《過吳主陵》詩其略云:『虛開直瀆三十里,青蓋何時到洛陽?』蓋譏之也。」《建康縣志》中也寫道:「寧墓在建業,孫皓因壞其風水,遷毀之。」可見甘寧病故之時,即被孫權下令迎葬至建業附近山下,甘寧的後裔也就世居於南京,有一說清初民間傳說中的「江南大俠」甘鳳池即甘寧的後人,不過甘氏族譜早已亡佚,現存資料亦殘缺不全,這種說法很難獲得進一步的支持。

  據甘家大院第七代傳人甘櫯先生從《元和姓纂》一書中找到的記載,發現甘氏遠祖出自渤海,傳到戰國時有秦國左丞相甘茂;三國時期,則有折衝將軍、西陵太守甘寧;到了東晉時,甘寧的曾孫甘卓因不肯反叛,被王敦謀害,此後甘氏族人南遷,從湖北經江西、安徽回到于湖,即南京南郊九十里外的小丹陽。另外甘櫯還說到甘寧:「應該是病死的,家譜上說得很清楚。甘熙在《白下瑣言》中也如此記載。」[31]

  至於今日湖北陽新縣富池鎮半壁山有甘寧墓,然亦有稱甘寧歸葬於四川者,今萬縣甘寧鄉貫風村也有甘寧墓。此二處甘寧墓當以衣冠冢的可能性為大,陽新富池的墓地多半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西陵太守所置建的;而四川的甘寧墓,想必是從甘寧本傳稱甘寧為「巴郡臨江人」臨江縣故治在四川忠縣,萬縣即在忠縣隔壁,便以為甘寧老家在萬縣附近,豈不知東吳史官韋昭所著之《吳書》早已明白寫著甘寧:「本南陽人,其先客於巴郡」?再說到甘寧病死於呂蒙襲取荊州時前後,縱使當時孫、劉同盟尚未決裂,東吳國內也已處於山雨欲來的態勢之中,暗知與關羽之戰勢所難免,又豈有將遺體千里迢迢遠葬至劉備轄下的四川境內、給自己找麻煩之理?

  史傳稱道甘寧雖然粗暴兇猛,又嗜殺成性,然而為人爽朗、胸襟開闊,視錢財如浮雲、同時也禮敬有才能的賢士,對手下士兵總是給予最好的照料與豐厚的待遇,因此士兵們也非常樂意為甘寧盡心效命──此從百人劫營之役即可窺知一二。雖然年輕時曾經荒唐恣意、淪為大盜豪帥,但是甘寧能幡然悔悟、收心讀書,終在滔滔亂世之中建立一番功業;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英雄不論出身,在漢末三國時代,甘寧或許便是最好的例子吧。


富池鎮「甘寧公園」__連結網站:陽新宣傳網http://yx.cnhubei.com/col315/article.htm1?id=3947

 

 

 

注釋:

[29]若據陸績本傳的記載,陸績為孫策座上之賓,而與張昭、張紘、秦松等名士共論局勢,當時年紀不過十歲出頭而已;當然,孫策是何等人物,自不會以年紀論人才,但是在封建時代,只要具備相當的才華與能力,十來歲便能被舉任公職者,並不是十分稀有的事──以甘寧的資質更有這個可能。

[30]按孫皎本傳,孫權所寫信中稱:「自吾與北方為敵,中間十年,初時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其「北方」乃指曹操,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為孫權與曹操的初次交兵,自此「中間十年」,故孫權作書當時為建安二十三年;「今者且三十矣」指的是孫皎的年紀,往回推二十年,赤壁之戰時孫皎才十歲,是以孫權稱初與曹操相持時,孫皎「年小」、年紀還很小。

  此外,據甘寧本傳中呂蒙於私下直呼甘寧「興霸」來看,呂蒙若不是與甘寧年齡相仿,便是稍長於甘寧;而呂蒙死於建安二十四年,享年四十二,本文中推計甘寧死時在四十五、六歲,或許還有些高估了也。

[31]關於甘櫯之說,來源為【現代快報】,作者:白雁,援引文章:《第七代傳人解密甘氏宗譜 嚴鳳英為何進不了族譜》。

 

 


迴響(3) | 引用 | 人氣(2971)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點心
2024/4/28 15:54
悲傷五階段-寵物的臨終與...
2024/4/9 23:16
為寵物養生送死是身為主人...
2024/4/9 22:01
提升顧客好感願意買單的商...
2024/3/23 13:16
門市服務禮儀與溝通應對技...
2024/3/19 19:39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如何面...
2024/3/17 20:51
[讀書心得]看漫畫學御宅族...
2024/3/15 19:46
變革走在危機前面-可預期...
2024/3/12 12:01
超越競爭對手的良機-危機...
2024/3/11 12:38
預防管理是控制危機最省資...
2024/3/10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