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chanrs@ms68.hinet.net

格主小檔案

詹翔霖教授0955268997





<2025年11月>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123456

最新文章
為寵物養生送死是身為...
2024/4/9 22:01
諮商師與個案的合約話...
2021/9/25 13:09
兒童心理學道德兩難故...
2021/9/4 20:01
電子商務創新經營模式-...
2021/6/28 15:50
解決問題的諮商架構—...
2021/6/26 15:48

最新迴響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16 次
累計人氣: 377990 次
文章總數: 235 篇
November 4, 2025
溫柔告別:「一場不帶行李的旅行」臨終關懷照護的最後一哩路
詹翔霖教授0955268997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23:40:21
溫柔告別:「一場不帶行李的旅行」臨終關懷照護的最後一哩路 與死亡對話:陪伴末期親友的智慧與實踐 死亡是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在傳統文化中,這個議題往往被視為禁忌,甚至不願提及。然而,隨著社會對生命教育的重視,我們開始認識到,學習如何面對死亡、陪伴末期親友,是一門深刻的人生課題。特別是在台灣「就地安寧、在地善終」的理念推動下,居家安寧照護成為幫助長輩有尊嚴告別的重要實踐方式。 死亡:人生的一部分 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一部分。當我們能夠以開放且平靜的態度看待死亡,就能更清楚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對於末期病人及其家屬而言,接受死亡並非放棄,而是學習如何珍惜當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有價值的回憶,但,實際當下,人在面對親友病危時,往往感到無助、不知所措。這種情緒來自於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未知的焦慮;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學習如何與死亡對話,和如何以專業且溫暖的方式陪伴親友走過生命最後的旅程。 學習陪伴與放下 陪伴末期親友需要的不僅是技巧,更是一份真誠的心意,透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學習如何更好地陪伴: 1.傾聽與接納:傾聽是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之一。給予病人表達情緒和想法的空間,不批判、不打斷,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與支持。 2. 尊重選擇:每個人對於生命末期的需求和期望都不同。我們應該尊重病人的選擇,包括是否接受特定的醫療措施或儀式安排。 3. 提供情感支持:末期病人常常面臨孤獨和恐懼,我們可以透過陪伴、擁抱或簡單的肢體接觸,傳遞溫暖與關愛。 4. 接受自己的情緒:作為陪伴者,我們也會經歷悲傷和無力感。重要的是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尋求適當的支持,例如與朋友傾訴或參加心理諮商。 「放下」也是陪伴過程中的重要課題。放下並不意味著忽視或遺忘,而是學習接受生命的無常,珍惜當下的每一刻。當我們能夠坦然面對離別,就能更有力量去支持親友完成他們最後的旅程。 在地善終:讓長輩有尊嚴地告別 「在地善終」是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不僅僅是一項政策,更是一種文化轉變。它希望透過社區資源的整合,讓每位長輩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以尊嚴、平靜的方式告別,在實踐「在地善終」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專業資源的投入,例如培訓居家安寧照護專業人員、推廣生命教育等,也需要家屬與社區共同參與,打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每位長輩都能安心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與死亡對話並非易事,但這是每個人都無可迴避的人生課題。透過學習陪伴與放下,我們不僅能夠為末期親友提供支持,也能深化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在「就地安寧、在地善終」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有機會為自己和親友創造更有尊嚴、更有價值的人生告別方式。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愛與關懷延續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主講人: : 一個打從來到這世間就沒打算要活著回去的 詹翔霖副教授 溫柔告別:「一場不帶行李的旅行」臨終關懷照護的最後一哩路

迴響(0) | 引用 | 人氣(13)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溫柔告別:「一場不帶行李...
2025/11/4 23:40
手搖飲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未...
2025/11/1 23:08
連鎖餐飲的轉型經營OMO行銷
2025/10/25 15:13
菲凌手記(三)
2025/10/22 5:24
企業舊品牌轉型變革的要領
2025/10/19 0:21
00後整頓職場文化 領導新...
2025/10/6 23:22
菲凌手記(二)
2025/9/24 21:52
「九龍城寨」裡的小人物
2025/9/19 9:46
高齡長者的悲歌:老年貧窮...
2025/9/13 23:54
寵物市場的經營策略 搶佔...
2025/8/30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