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日本產品所以如此優良,其獨特的品管觀念是最大的功臣。日本品質管理可追溯到1930年代,其時僅具檢驗規模,40年代由美國引進品管知識QC手法(qualitycontrol),60年代以後日本開始突破原來的品管觀念,著手建立嚴密的品管制度,將品管流程建立在製造過程中,使全體製造部門人員參與品管工作,隨時討論如何完成改善品質工作,是製造部門自己作品管,由全體製造人員編成若干小組,自動自發地做好再加上日本人認真負責的精神,於是品管工作便做的盡善盡美,造就日本第一的世界。
70年代,品管責任擴展到全公司每個人身上,而人員、制度、領導三者互相配合,教育訓練幫助員工建立正確觀念,所以又衍生落實了MTP(英文全稱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和TWI (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s),透過「PDCA 循環」持續改進達到自我成長;「制度」設計要在源頭就預防問題發生,讓團隊彼此合作,而非競爭;領導者則是要積極協助員工落實制度,品質管理才有可能實踐。日本獨有之品管哲學,目的是在達成完美的品質境界,即所謂全面品管制度(totalqualitycontrol)。這裡面包括的意義是不論設計採購、施工、運轉、維護……全部工作都納入TQC範圍,不論職工及高階層人員均包括在內,新觀念是品管屬每個員工的事,絕非僅由品管部門人員能夠做得到的。要達成最高品質,個人的完美工作成果最要緊的,亦就是說產品的品管由製造者完成品質檢驗,並由小組討論如何改善品質,將意見上達,由高階層採納並予推行。如此上下溝通,達成最高品質之要求,這就是使日本工業產品物美價廉,在世界市場聲譽鵲起的基本做法。
80年代,美國受到日本帶來的影響與威脅時,戴明才又把 PDCA 循環改良成「PDSA 循環」(S 為 study,研究學習之意),重新帶回美國把這套假設、驗證、改進、調查的方法導入生產線,並強調只要把系統裡每一步驟都做對,並且不斷精進,好的品質自然就會展現在結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