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告訴我她4歲半的女孩會認200個漢字, 邀請我上門見見她女兒。
女孩看上去壯實﹐臉蛋圓圓的﹐有點靦腆。母親花了很多心思把玩具分門別類﹐一
箱子一箱子很有條理地分列在幾個櫃子裡﹐佔了客廳很大一部份﹐用以按不同題材
教孩子學中文。彩色繽紛的地板上擺放了幾盒書和卡片。我翻了一下那些書﹐都是
一句句簡單句﹐配上美麗的圖畫﹐句與句間沒有甚麼關係。我讀來都想睡覺﹐何況
一個小孩。
卡片是用白紙黑字打印出來﹐再精緻地貼在彩色卡片上﹐字體有最小的硬幣那么大﹐
都是流行的教育系列片"巧虎"上節錄下來的金句。4歲半的孩子懂多少? 會不會靈
活運用呢? 有沒有開發4歲腦袋的思維還是在填鴨呢?
我讓孩子自己挑東西玩﹐她拿出一盒盒廚具餐具和各種玩具食物﹐顯然這是她的最
愛。
她只愛做簡單的煮食物分派食物﹐一言不發。
和另一位6個月的嬰兒比較﹐兩位"抓周"的物件不一樣﹐兩個家庭也不一樣。
我們把寶寶放玩具房裡﹐她竟然只去抓書本﹐而不要娃娃狗熊猴子﹐還有比她還大
的廚房烹飪系列等玩具。每次上她家就見到父親躺在沙發上打游戲機﹐然後牽上愛犬去上班﹐在公司
裡也是研制游戲活動媒體﹐很多同事帶上狗﹐寵物們把公司當成樂園。當護士的媽
媽聰明伶俐﹐不停笑呀笑﹐
從不懷疑老師的教學內容和計劃﹐容我們隨意發揮﹐
小寶寶不時做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家庭氣氛輕鬆活潑。
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在10個月前學習外語能力最高﹐所以從她4個月開始就讓我教他
們的寶寶講國語。絕大部份人聽了都不解﹐可這已得到科學證實﹐他們堅信不移。
這本身就不帶功利。這對小夫妻並不富有﹐住在父母借出來的房子﹐只靠丈夫一人賺錢。
4歲小女孩一家住的是自己物業. 母親在電話裡提的問題就顯出一種精明﹐很會用最小的金錢得到最大的
利潤﹐還希望自己制定課程計劃﹐老師跟著她的步驟教。她相信自己的教學方法最有效﹐只是她的國語發音不標準﹐所以才請老師。她說她自己教不了孩子﹐有時把孩子弄哭了。
說真的﹐唸書時候做過多少課程計劃﹐網上也多得是﹐到實際教時基本上沒有一位
老師會用那些標準的"課程計劃"﹐而是察顏觀色﹐根據學生反應因勢利導。
她說女兒老學不會游泳。我說我從不知道孩子甚麼時候學會游泳也從不過問﹐
只看到她在水裡自由自在上下翻騰﹐平靜得像睡在自己的床上就行了。
我最後回絕了這位母親。她破壞了輕鬆的氣氛﹐也就破壞了育人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