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家附近看醫生, 談話間我提到互聯網上的資訊。他馬上忿忿地說,香港政府不監管互聯網資訊是香港醫學界的恥辱。
沒有誰會比醫生對健康資訊泛濫更心疼和憤慨的了。商家利益每分鐘都關係到很多人的飯碗,政府非常清楚。所以你會看到電視上,市中心大型熒光屏上生動活潑的蒸餾水廣告。一位天真可愛的小男生拿著某牌子的蒸餾水,指著同學手中的某礦泉水說﹕“你的沒煮過,我的就有。”之類的話。
50年代, 美國運動員在跑玩馬拉松等劇烈運動後,喝了普通水不支倒地甚至死亡,才引發腎病專家研究出含與人體體液成分接近的佳得樂飲品。劇烈運動後體液中離子隨汗液大量流失,其中的離子在心臟收縮肌肉運動新陳代謝方面起重要作用,體液失去平衡可以導致心臟衰竭死亡。蒸餾水沒有離子,比水龍頭水還純淨,進入人體後不但不補充離子,還要把原來缺乏離子的體液再稀釋。這種水在北美沒有人直接飲用,但在香港這種水卻銷路很好,因為政府沒有禁播那個著名的蒸餾水廣告,香港市民自然對喝蒸餾水毫不懷疑。
還有就是對咖啡的意見,有次筆者看到一個香港本地健康食品公司把咖啡講得一錢不值,忍不住發電郵給他們,送上歐美數個國家官方健康咖啡網論及咖啡的保健意義。希望他們不要誤導市民。結果他們也引用一個私人網頁來為己辯證。那個網頁沒有專家或官方的支持。這公司這樣做是想告訴消費者他們的產品比咖啡好,那也不必抹殺掉咖啡的所有好處吧?至少咖啡降低血糖的功效就對離不開糖水甜品的香港人(廣東人)來說是一個有用的資訊呀。
像這類公司在香港有很多,政府大多採不干預態度, 市民只好自己小心辨識真偽。
難怪龍應臺曾提出著名的香港論﹕香港有自由沒有民主。
不但有自由,還泛濫到醫生覺得羞恥也只好安于現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