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理科生的靈活思維,又有駕馭文字的功力,是韓寒的特點。這位吸引四億人次流覽他博客,作品極受歡迎的中國80後作家,敢于超越傳統方式,他的觀點吸引千萬被傳統思維方式左右的中國讀者。
西方早就盛行Thinking outside of the box. 大公司有很多這類培訓。韓寒大概是中國大陸首位 trainer.
每個人都有理科思維,操控文字的能力,程度不同而已。中國不乏莘莘學子,不論文理都可以找出大批考試成績優異者,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打破傳統思維框框,跨越文理,制造有創意的作品。固守思維習慣讓很多人喜歡想當然。
韓寒稱自己為作者,而不是作家,打破傳統定義頭銜的慣例。有作品出版就是作家,作品符合傳統寫法就是好作品。在中國人的價值觀裏有誰會懷疑這觀點呢?
數年前,朋友問我忙什麼,我說寫東西。他們的反應馬上就是﹕妳要當作家了。只有一位遠在多倫多的大學同學說,我沒想到你是位作者。(I didn’t know you were an author.) 給我輕松,樸實,舒坦的感覺。她在多倫多20年先後完成兩個學位,帶大兩個孩子,從一位留學生慢慢走進一家大公司任職, 不是遊學,不是懷揣大筆金錢;她經歷求學,謀生,融入當地low key 文化。從她對我寫作的反應就看出,這20年的人生讓她走出自己文化的傳統思維。
習慣用等級把人分類的社會裏,人們很自然就想只要寫東西就是夢想當作家;只要唸MBA就是做大生意想當大老板。
韓寒思想,讓中國讀者大開眼界,在西方讀者看來,是一顆每天在自己周圍都找得到的平常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