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到訪 IG svelteceramics
http://blog.udn.com/cynchung880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今日人氣: 41 次 累計人氣: 700211 次 文章總數: 415 篇 |
|
November 1, 2011
"我很悶﹐我沒有目標"
禾稚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22:49:32
最近接觸到一位香港來的小留學生﹐因為在港成績不好被父母送到加拿大﹐她的出生地﹐開始她對這裡沒有任何感情。後來她找到一群相同背景的年輕人﹐發現這裡同樣可以唱卡拉OK﹐打桌球﹐流連於游戲機之間﹐還有她喜歡的食物﹐只要有錢﹔ 還可以逃避父母的眼睛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裡的學校沒有大門沒有鎖﹐老師老是 相信她各種逃學的謊話﹐不會動不動就見家長。於是﹐她越來越大膽﹐晚上上網看 電影﹐第二天睡過頭﹐不到兩個月逃學40多小時﹔午飯到山下的商店玩﹐遲遲不回 校。學校終於發警告信。她和我說﹐她很悶﹐害怕一個人關在屋裡﹐一定要有大群 人陪著。我想那就更別指望她會抱著一本書尋找樂趣了。 有天排隊買咖啡時聽到一位母親不停地說﹐幸好我不是working mom﹐如果我是working mom 就不可想像了。然後不停地和同伴數著兩個唸小學兒子的趣事。是的﹐working mom 需要精力充沛﹐既保住工作又要應付孩子們﹐從吃喝拉睡到每個生活細節裡孩 子們都有機會問你問題。我常常過馬路時會聽到響亮清脆的英文﹐有些父母邊拉著 孩子過馬路邊告訴他們現在是綠燈﹐車停了﹐先看看﹐好﹐可以走了﹐等等。公園﹐ 洗手間﹐餐廳﹐到處可以遇到這種父母。 我不了解小留學生的過去﹐只知道她父親有錢﹐她和母親常常在電話裡吵架。她和 我說她找不到目標﹐沒有任何嗜好﹐雖然她天天化妝﹐但她也不愛做化妝工作。學 校有陶藝﹐烹飪﹐等等手工課她一概不喜歡。 村上春樹作品裡有不少日本教育失敗的例子。"挪威的森林"裡的玲子本來鋼琴很出 色﹐卻因壓力在某次演出前手指突然僵硬﹐後來還得了精神病﹐在精神病療養院裡 和直子相遇成為好友。 "黑夜以後"裡村上塑造了睡個不停的淺井惠麗﹐因為從小被要求完美﹐從小也表現 完美﹐終於無法承受壓力﹐希望永遠睡著﹐不用面對現實。 近年他一系列作品由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教授JAY RUBIN 譯出﹐文字簡練易懂。我剛 在讀"發條鳥時代"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VINTAGE BOOKS出版。看到一段 對KUMIKO童年的描寫:
There was no one she could trust, no one she could depend upon unconditionally. Even in her parents’ embrace, she never felt entirely at ease. She did not know their smell. It made her uneasy. She even hated it at times. In the family, it was only toward her sister that she began, with difficulty, to open up. Her parents despaired of ever breaking through to her; her brother hardly knew she existed. (p.71)
Kumiko 是男主角的妻子﹐ 童年時曾被送到祖母家﹐幾年後回到父母家。這是她回 家後的感受。可惜她的姐姐小學六年級時死于食物中毒﹐打那以後她心靈又從墜無 助境況。
我不得不把小留學生和上述角色聯結起來。從她身上我看到自己這些年在自己孩子 身上的工作﹐看到家長在孩子心理架構完善中擔當的重要角色。加拿大社區 到處可見parenting 的廣告﹐提供免費課程教授如何和青少年對話﹐ 如何面對不同階段孩 子心理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外人無法代替父母的工作。
迴響(1) | 引用 | 人氣(14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