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上,如以回教徒開始統治之前的時期為古代,則這一時期,即自印度的歷史時代開始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期間,有大小國家時興亡盛袞。在歷史上活躍的君王雖
為數不少,但在此地僅選出數位古代印度最偉大的帝王:孔雀上朝的阿育王、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笈多王朝的旃陀羅笈鄉一世(Chandragupta
I)、三慕達羅笈多(Samudragupta)、旃陀羅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以及戒日王(Harsha
Valna)。印度史上主要的君王當然不止上述所舉數位,南印的數位偉大君主亦應考慮在內,唯因有關各君王的史料有限以及篇幅關係,只得割愛。現擬就上列
傑出的數位帝王加以敘述。這些帝王對於現代印度的社會與文化發展,奠不有其大貢獻。
最早的統一君主-阿育王
在印度史上可推舉出的第一位偉大的帝王,就是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西元前二八六~前二三二年左右)。
孔雀正朝的創始者旃陀羅笈多王(西元前三一七~前二九三年左右)是阿育王的祖父,可能出身於摩揭陀國的剎帝利階級。他曾經推翻統治恒河(Ganges
R.)流域的南達(Nanda)王朝,並驅逐了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印度西北(西元前三二七~前三二五年)所形成的希臘人勢力,占有北印全部地區,創立了孔雀
王朝。其子就是第二代君主頻陀沙羅王(Bimdusara,西元前二九三~前二六八年左右),繼其後的正是阿育王。
根據佛教經典所傳,阿育王是王位的篡奪者,他把王族敵人全部殺害,在其統治初期原為一暴虐君主,由於受佛教徒的異母兄弟的影響,轉而皈依佛教。但國王本身
在各地頒布的詔令刻文的內容卻相異。即阿育王於即位後八年,征服德干東北部的羯陵伽國(Kalinga)之際,由於目睹此次征戰造成十五萬人被俘虜,十萬
人被殺害,大多數人死亡的慘狀而深覺後悔。於是停止以武力擴張領土,代之以「法」(Darma)的征服。
所謂「法」,意指人們必須遵守的普遍理法。阿育王為了使國人知曉此一行政方針,並能順利推行起見,在領土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詔敕,至於國境地方則另造
磨崖的詔敕。一般的內容大致如下:
「對父母應柔順,對長輩應恭敬,對生類應憐憫,應講實話,務須力行這些法的功德。同樣地,弟子宜尊崇其師,對親族宜行適當之禮節。」
尤其對虔敬的心、生命的尊重、誠實的態度方面,更是各地的刻文所強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阿育王向民眾勸導普遍的道德律的同時,國王本身也致力於自我篤
行。阿育王除了在政治方面認為政治乃「法」之實踐,重視政治上倫理性與人類本性。同時他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因此,阿育王禁止無益的殺生。為民眾與動物興建了醫院與藥草園,為旅客設立休憩之所或果樹林蔭於街路之旁,對貧民施捨,並朝拜佛陀的聖蹟,建立許多佛塔,
又在首都進行佛典的蒐集與整理(第三次結集)的工作。由於統一君主如此積極的支持,使佛教由摩揭陀地方的宗教蛻變發展,而成為普及於全印度的重要宗教。王
族之中相傳亦有出家者,毗鄰地方如喀什米爾(歷史上稱迦濕彌羅)、犍陀羅(Gandhara)、西旁遮普、大夏(Bactria)、尼泊爾、緬甸沿海各地
均有傳教使節。其中派遣王族瑪印達(Mahinda)等到錫蘭去傳教一事,使錫蘭迄今仍為南方佛教-大中心,這可說是阿育王所奠定的基礎‧阿育王不遺餘力
的提倡,終於使佛教發展成為世界宗教之一。
阿育王雖積極的保護佛教,同時也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婆羅門教、耆那教等也都受到國王的支持而得以共存。這種對各宗教的寬容政策,成為此後印度有力君主之
間的一貫傳統態度,這的確是引人注目的事。
阿育王詔敕文的大小石行柱、磨崖,在領土內各地均有,最近仍不斷有所的發現。其碑銘不僅是印度最早最貴重的史料,同時也顯示阿育王統治範圍之廣。阿育王的
版圖,北到喀什米爾,尼泊爾,南抵克利修那河(Krishnao
R.,即今之基斯特那河)流域,東達孟加拉地方,西及於東部阿富汗,即除了印度半島南端之外,幾乎包含了全印度,甚至及於北方與西方的接鄰地方,統一並君
臨如此廣大的地區,是為印度最早的大一統國家。
阿育王朝的石柱雕刻等,足以顯示其技術上已有高度發展,石柱頭所飾獅子、象、牛等石像之美,尤其引入注目。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雕刻技術可能是承繼前代者,唯
多屬木製,現在已無法看到,但這些阿育王時代有明確年代的石柱雕刻的最早遺物,的確是印度美術史上第一頁裝飾品。同時這些巨大而富有精美藝術意義的石柱,
在印度全國各地大興土木的事實,同時亦能顯示阿育王將超群的技術與大量的勞動力,有組織地加以動員之權勢阿育王統治國家的基本方針,乃是基於佛法的精神,
以和平方式維持國家的統一,但當付諸實施時,卻不落入空想的理想主義,而是具有相當的真實性。譬如阿育王於羯陵伽的征服戰爭中,雖深受其凄慘之狀而大有感
觸,但並未將其土地恢復原狀,仍將它編入帝國版圖。又如,國王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卻未廢止死刑。
關於阿育王以後的史實,不明之處甚多,王逝世之後大約半世紀,孔雀王朝滅亡,而印度又再度陷於分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