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母子天性」,但是為什麼是天性並不清楚,現在鏡像神經元的親子實驗讓我們看到了原因,也知道了為什麼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母親與自己嬰兒表情的互動是人類情緒學習的根本,我們在大腦中看到了依附行為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神經機制。以下這個實驗,可以讓很多父母瞭解為什麼嬰兒應該自己帶,不該假手他人。(洪蘭)
母性的同理心
文◎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譯◎洪蘭
假如模擬是這麼有效的瞭解別人情緒的方式,是產生同理心的強有力機制,我們應該預期親子之間有很強的模擬存在。已經有很多的行為證據支持這個看法,我們在第二章中看到剛出生的嬰兒就會模仿別人的動作,十週大的嬰兒就會自動的模仿母親快樂和生氣的基本表情,九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完全掌握快樂和悲傷的表情。當然,母親也模仿嬰兒的表情:從第一天開始,一個人張開嘴巴會引發另一個也張開嘴巴,母親通常會把她的動作跟她孩子的協調成一致。在古典的依附行為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母親的敏感度甚至界定為母親回應孩子需求的程度,模仿使她可以達到很強的情意調和,使她和孩子同調,在心情動作上調和一致,母親可以透過好幾種形式模仿嬰兒內在的情緒狀態。
鏡像神經元在母性同理心上所扮演的角色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雖然大家都認為應該扮演的是很重要的角色。我洛杉磯加大的團隊是第一個去瞭解母性同理心背後神經生物學上機制的研究團隊,在與羅馬的心理學家和義大利的神經科學家合作下,我最近研究母親在看她自己孩子的照片和別人孩子的照片(受試者並不認得這些相片中的嬰兒),以及模仿她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時,大腦神經的反應。這些嬰兒是六到十二個月大,他們的表情是快樂、不高興或中性沒有特別的情緒。這些數據非常的明顯,在鏡像神經元區、腦島和邊緣系統區都有強烈的活化,母親是很強烈的同理心受試者。我們很高興看到母親有這麼強有力的神經迴路反應如圖二所示,連接鏡像神經元與情緒中心,用虛擬的模仿看到的臉上表情瞭解嬰兒的情緒。
那麼,為什麼母親對自己孩子和對別人的孩子反應有所不同呢?從行為實驗的數據,我們預期母親在看她自己孩子表情時,神經迴路的活化應該比較厲害,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沒有想到的結果:一個在我們過去所知道母親看自己嬰兒相片會活化區域「以外」的地方活化起來了,這個地方叫前額葉輔助運動區(pre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pre-SMA),它跟複雜的動作計畫與動作序列的計畫有關。
在猴子大腦中,與pre-SMA相呼應的地方是F6,F6跟F5有很強的生理聯結,而F5是猴子大腦中有很多鏡像神經元的地方。此外,實驗顯示F6控制和調節F5細胞的活化,所以母親大腦中pre-SMA的強烈活化,表示不但她的鏡像神經元活化起來在模擬她孩子臉上表情的情緒,她同時還準備好要跟她的孩子做情意的互動,畢竟,假如孩子哭媽媽也跟著哭的話,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母親這時有效的互動方式是安撫孩子。pre-SMA的高度活化可能代表母親在準備模擬一開始的動作,好對孩子的情緒情境做出立即的反應。
想到這些受試者躺在窄小的核磁共振儀內,耳朵聽到嘈雜的機器聲音,當她們在看到孩子的相片時,她們大腦的pre-SMA會活化起來,準備跟孩子做情緒的互動,真是非常令人驚訝。這表示看到嬰兒相片所啟動的自動模仿歷程,其實啟動了一連串大腦的其他自動模擬反應,使母親跟孩子在真實世界的互動會更恰當。這個不停的自動模擬的目的,是在需要反應時已經準備好了。這在同理心的領域特別重要,因為同理心的一個定義,便是對別人在痛苦憂愁情境下做出同情反應的能力。在母性同理心上,這個能力是發揮到它的最高可能性。
(本文摘自《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