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譯◎洪蘭
有時候我認為人是變色龍,而我並不是第一個做這種比較的人。我們有模仿他人的本能─—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動作、甚至我們彼此的說話都調成同步進行。
……好的模仿者也一定是好的情緒辨識者,所以他應該是一個很有同理心的人。假如這是真的,我們就應該能觀察到喜歡模仿別人的人比較有同理心這個關係的存在。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恰特蘭(Tanya Chartrand)和巴夫(John Bargh)的實驗假設。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請受試者從一疊相片中選出比較有刺激性的來,同時坐在房間裡的還有另外一個受試者,但他是由實驗者假扮的。當真的受試者在選相片時,這個假的受試者故意做一些動作,如摸他的臉或抖他的腿,實驗者把受試者的反應錄影下來,恰特蘭和巴夫事後分析發現,受試者會不自覺的模仿那個假受試者的動作。假如假受試者在摸他的臉,真的受試者也比較常摸他的臉,如果假的受試者在抖他的腿,那個真的受試者也比較常抖他的腿。
在第二個實驗中,恰特蘭和巴夫測試「變色龍效應」的功能之一是想要增加別人喜歡他的可能性。受試者還是被要求從一堆相片中挑出某一類做為心理測驗的材料,房間中也有一個假的受試者,假裝在做同樣的事。這次的作業是要求真、假受試者輪流描述他們所看到的相片。在整個過程中,假的受試者不是模仿真的受試者的自發性姿勢、動作和態度,就是保持中立的姿勢。等到報告結束後,實驗者要求受試者填一份問卷,問他有多喜歡另一個受試者(那個假的),及實驗流程如何,他與假的受試者的互動是否順利。你現在可以預期它的結果了:被模仿的受試者比較喜歡那個模仿他的假受試者,而且他對兩人的互動評語比那個不模仿、保持中立的高了很多。這個實驗很清楚的顯示模仿和「喜歡」是走在一起的,當別人模仿我們時,我們會比較喜歡那個人。這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傾向模仿彼此嗎?我想是的。
在他們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實驗中,他們測試這個假設:你越是個變色龍就越有同理心。這個實驗的流程跟第一個實驗一樣,假的受試者要不然摸他的臉,要不然抖他的腿,惟一不同的是受試者要填一份問卷來回答他同理心的傾向。結果他們發現模仿行為和同理心有很高的相關,受試者越不自覺的模仿假受試者摸臉或抖腿,他越是個有同理心的人。這個結果顯示,透過模仿和模擬,我們能夠感受到別人的感覺;因為能感受到別人的感覺,我們更能對他的情緒狀態做反應。
這些是設計得很好、很令人信服的實驗,像這類實驗還有很多,事實上,要完整的討論所有跟模仿和同理心有關的行為資料就足以寫一本書了。但是我想提出兩點代表這個連續向度兩端的發現。在其中一端,我們知道「夫妻臉」,結婚越久的夫妻看起來越相似(這是跟他們剛結婚時相比),這個效果也跟婚姻的品質有關,婚姻品質越好,面孔的相似度越高。這其實不令人驚訝,愛、分享、一起生活使我們越來越像彼此,配偶變成另一半的自己。從另一端來看,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柯爾(Jonathan Cole)在研究臉的差別的主觀效應時,發現有「臉型消失的後果」(consequences of facial loss)現象。他的病人中有默比爾斯症候群(Moebius syndrome)患者,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無法移動他臉上的肌肉,這些人不但無法對人說出他的感覺情緒,同時也無法瞭解別人的情緒。
(本文摘自《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