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是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
過去對葛瑪蘭族的稱呼都以蘭陽溪為界,以北的稱為「西勢番」、以南的稱為「東勢番」。
當時重要聚落包括打馬煙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清嘉慶年間(西元1810年左右),葛瑪蘭族因抵抗由吳沙所開啟的漢人入侵失敗後,不得不歸化清廷;可以說是平埔各族中最晚「歸化」的一支。而由於受到漢
人爭地的壓力影響,部份葛瑪蘭人自西元1840年(道光20年)左右開始陸續南下,遷移至花東沿海一帶定居;由於遷移者以加禮宛社為主,所以稱為「加禮宛
族」。
根據伊能嘉矩在宜蘭方面的實地調查(1896),在日治初期,噶瑪蘭人尚保留部分舊俗,而且仍使用平埔語,他們稱父親為Tama.母親為Tena.頭
Uho.頭髮Vuho.眼睛Mata.鼻子Unom.手Rima.耳朵Kayal.我Aiko.你Aiso.等等。
在習俗方面,例如:祭祖儀式,約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中旬舉行,他們都事先釀造新酒,新酒釀好之後,拿到族社內一個地方,發出口哨一般的聲響三次,這是招請
祖靈的一種秘法,這一天家家戶戶蒸米飯供際祖靈,然後自家享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全社無論男女老幼,每日飲酒過日子。
<重修台灣省通志>(1995)對葛瑪蘭族的傳統過年儀式有更詳細的記載,噶瑪蘭人稱祭祖儀式為帕立靈(或巴律令),儀式有兩種:一種叫做噶瑪蘭式;一種
叫做頭哆邦式,兩者所使用的祭品及祭祀地點不同,但程序方面則相同,只是後者不准外人觀看,他們認為如果外人進來看儀式,祖靈就無法保佑家人幸運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