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BA辦公室
一個讓所有關心職涯發展的上班族、年輕學子、家長們,暢談辦公室八卦苦水與切磋進步方法,讓大家更幸福、更快樂、更成功的好地方!

線上駐站時間:
寫信給版主,請至vivianlin@ylib.com
 
帳號:
密碼:
驗證碼: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今日人氣: 16 次
累計人氣: 208286 次
文章總數: 35 篇
新書不落國 > ymba > 2007年 > 10月 > 19日
October 19, 2007
《龍與象》先睹為快-第五章:拆解式生產線
OL女魔頭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5:36:32

 

一如往常的午後,中國南方的工廠大門口前堆滿當日剛出產的貨物,磨損的卡車隆隆駛出來,準備前往香港──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重要樞紐。當夕陽餘暉灑在香港碼頭,貨車駛進鄰近社區,周圍運輸工廠林立,整條街道上演著同樣的故事:內地來的貨車一停下來,一群穿T恤短褲、精壯結實的男人便從一旁爬上貨車,爭相搬運紙箱。搬運工每天的工資就按紙箱重量計算。工人以超高效率將成箱貨物搬進附近倉庫過磅,接著又大步走回貨車卸貨,倉庫裡的工人逐一為箱子秤重、量尺寸,並貼上電腦條碼,標示紙箱內容說明。

整個作業流程與鄰近的優比速(UPS)或聯邦快遞毫無兩樣。另一組工作人員則將貼了條碼的紙箱堆進貨櫃,再把貨櫃直接裝進飛機或貨輪。等到卸完貨,貨車司機隨即返程,越過邊界,開回大陸的工廠裝載更多貨出口,而在倉庫這一頭,空貨車離開不久後,另一輛隨即定位停下,等工人快速搬運貨櫃上車,再開一小段路運往機場貨櫃區或香港的大型貨櫃碼頭。

教人意外的是,這些中國工廠並非以成品裝箱直接運抵西方的貨架,而是把半成品從一個工廠運到下一個工廠,零件經工廠生產線加工,整合為成品後,當天就馬上運走,因此,貨櫃裡的一些零件可能早已進出過好幾個港口,最後才運抵威斯康辛州的沃爾瑪超市或英國倫敦音響專賣店。傍晚時分,香港運輸物流公司會通華聯國際(Trans Global Logistics)的倉庫正在裝櫃,將成箱的中國製汽車車窗運往韓國組裝廠,堆在一旁的Treo手機的半成品,準備送往台灣工廠加裝高科技零件,倉庫裡還有中國製布料,等著運往倫敦。另一邊是進口貨物,包括成堆日本製晶片,準備運往中國工廠,加工製為電腦運算處理器。還有一些完成品,多半是大陸好幾個工廠的零件組裝而成,包括兩千雙New Balance網球鞋,裝滿一個二十呎高的箱子,等待運至洛杉磯的鞋櫃(Footlocker)連鎖鞋店;數百件中國製藍哥(Wrangler zip-fly)牛仔褲,等著運到巴基斯坦;旁邊箱子裝滿了設計師品牌毛衣,毛衣原料來自法國的亞麻纖維,在中國中部紡成麻線後,再運到南方織成毛衣。從原料到成品,製作經過好幾個工廠,成品以亞洲航空空運,經韓國首爾運到紐約伊林費雪(Eileen Fisher)的倉庫。中國人除了搭單程巴士去找工作外,通常難有旅行的餘裕,而許多中國產品經歷曲折的出口旅程,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環球旅行家,恐怕也會厭倦。

世界貿易方式已經改變,歐美消費者在貨架上所購得的商品,是順著截然不同的新組裝線,往返全球各地而來。十年前,這種從工廠到消費者之間,猶如彈珠台般曲折迂迴的途徑是不太可行的。但在一九九○年代,企業開始尋找能以最低成本製造產品零件的區域;在此同時,拜精密科技之賜,過去認定只是夢想中的物流路線,也化為實際:在不同工廠,甚至是不同國家間,已創造出完美無瑕的連結。節省成本的努力配合高科技的威力,企業得以改變大多數消費商品的製造方式。

前一次同等規模的製造業革命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當時亨利˙福特藉由推行生產線,革新商業世界。他把製造汽車所需的全部原料和零件,集中在同一地點,要求工人各就各位,每人只負責製作或安裝一項零件,直到合作完成一輛汽車為止。北密西根的鐵礦石以船運到底特律,從福特車廠的一端進入,汽車成品則從另一端出來。其中過程包括將鐵礦煉成鋼鐵,壓製成車蓋、車門,然後安裝引擎等數百種零件,最後,汽車成品送出廠外。一九二○年代,總計四萬名工人在福特的底特律廠區賣力生產T型車,這相當於一個城鎮的人口。一波又一波人口移居底特律,到自動車廠討生活,消費者則能購買自己想要的各種顏色的汽車──只要是黑色的都行。

到了二十一世紀,一切都改變了。亨利˙福特的組裝線被分割成數千部分,分散世界各地。新的作業系統叫做「拆解式生產線」,這是許多公司為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兼以縮短成品上架時間,急於把產品製程拆解成數個部分的結果。這種製程與上個世紀截然不同,因而「組裝線」這詞彙已被「供應鏈」所取代。現在生產過程的每一步驟,猶如一條靈活鎖鏈中的環節,一個串一個,綿延不絕,好像一條剪不斷的供應鏈。鞋子、手提電腦、毛衣、玩具和大部分消費商品的傳統組裝線,皆已支離破碎。至於車子這類昂貴產品,供應鏈更是複雜至極:每輛汽車平均約需要五千個零件,而且還是來自世界各地。即使是便宜玩具,也可能是來中國某省十多間不同工廠製造的零件組裝而成。如何確保在供應鏈上有效運輸貨物,也變得極複雜而重要,甚至當今經理人已在商學院研讀這個過程,並利用專門電腦軟體追蹤管理來自全球的零件。豐田汽車等大型製造商,要求供應商在各別零件上加裝無線射頻辨識標籤,以協助公司電腦系統在正確的時間點,把零件從卸貨港口的貨車,送往最後組裝線的運輸帶。把不同零件拼湊在一起,猶如一場令人眩目的舞蹈,涉及了日新月異的科技、真正的跨國企業,還有遍佈全球成千上萬的工廠。

以下就是目前拆解式生產線的運作方式:如J. C. Penny之類的百貨公司可能訂購十萬件襯衫。首先,該公司也許向韓國廠商購買紗線,運到台灣染色並織成布,襯衫鈕扣或許來自日本公司的中國廠,然後這些鈕扣和剛織成的布料,又被送到泰國剪裁、縫製襯衫。流行趨勢瞬息萬變,商家希望盡快把襯衫上架,因而將布料及鈕釦分送五家不同泰國廠,各廠僅需趕工輸出兩萬件襯衫。如此一來,完工速度將比單一工廠生產十萬件來得更快。簽下訂單五星期後,這十萬件襯衫已在世界各地上架。乍聽之下,似乎沒必要搞得如此複雜,但這種貨運狂熱卻可降低存貨,所以值回票價。倘若這批襯衫在見異思遷的消費者換了口味後才上架,勢必造成存貨問題。

如今每項產品的製作涉及眾多工廠,並需藉助高科技來追蹤組裝時應該添加的零件,因而生產客製化商品已變得更加容易。這也與亨利‧福特的組裝線大異其趣;當時只生產單一顏色的單一樣式產品。耐吉開放顧客在網路上訂製專屬網球鞋的理由之一,在於負責表層的承包商已經足夠專業,可以根據顧客要求縫製不同顏色花樣。戴爾電腦可以依客製訂單來組裝電腦,正是因為它不需要自行製造每個零件,只需要安裝不同外部供應商所製的零件。對今日的消費者而言,選擇顏色只是第一步,許多產品連最小細節也可以客製化。這與福特的黑色T型車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拆解式生產線是國際化的骨幹。拆解組裝線,並將生產線散佈全球的能力,大大改變了公司及所屬員工的角色。人們不再需要遷居底特律,才能在福特汽車工廠工作。反之,汽車公司拆解組裝線,將工作移往其他擁有廉價勞工、佐以具備優良運輸條件的地點。遷移的是工作,而不是人口。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研究顯示,約有一五%的北美公司和二九%的歐洲公司,已不再為國內市場製造任何產品。

拆解式生產線使公司變得極有效率,在最便宜的國家生產成品零件,然後把零件運至下一個工廠據點。這個方式也讓工廠得以專注於各自最具生產力的部分,替全球消費者降低產品價格,並把工作機會散佈全球。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級顧問湯瑪士‧霍特(Thomas Hout)估計,國際化供應鏈的效益,導致美國銷售的工廠貨品降價達五%。另外,根據美國智庫進步政策研究院(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過去十年來,美國進口T恤價格平均降低了三○%,從一九九六年的二‧一四美元,降至二○○五年底的一‧五一美元。

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西方企業,還是參差不齊的亞洲企業,都達到史無前例的專業化。舉例來說,中國深圳就有公司專為玩具、玩偶製作數千種塑膠眼睛,而且只生產眼睛。因此這家深圳工廠成為許多玩偶國際化供應鏈的一環。這種專業化的結果,導致許多公司不再製造他們銷售的產品,或者說,不再銷售他們製作的產品。頂尖企業現在只專注於他們擅長的部分,聘請專門承包商製作產品零件、組裝來自其他承包商的零件,或把成品裝箱,準備運到消費者手中。如此一來,許多全球最成功的企業,都須依靠發展中國家替他們生產產品,無論是玩偶、鞋子或電腦。當工業化國家忙著去工業化時,發展中國家卻汲汲營營於工業化。

許多金字塔頂端的美國公司歸結:他們真正的角色在於開發新產品或行銷商品,而非辛苦製造每個零件、把產品組裝起來。很少西方公司可以把自家產品的組裝工作做得最好、最便宜,所以他們找人代工。舉例來說,蘋果公司創造並行銷iPod,然而iPod核心零件的晶片卻是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一家小公司所發明,機身則在中國製造,再運往世界各地。美國沃爾瑪百貨興建大型商場,以低廉價格替消費者向製造商下單訂購商品。雖然沃爾瑪銷售商品數量位居美國企業之冠,但是沃爾瑪本身卻沒有工廠。光是沃爾瑪百貨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量,就比加拿大全國自中國進口量還高。

公司為何要大費周章,從根本改變企業的營運模式?主要目的在於降低成本,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計畫再複雜也不嫌麻煩。就拿亨利‧福特的組裝線來說,二○○六年,福特汽車公司付給美國員工時薪二十七美元,如果加上健保及其他福利,時薪為五十二美元。福特公司組裝線上的美國汽車工會成員,擁有高技術能力,當然足以勝任製造儀表板的工作。但是如果福特自密西根汽車工會的零件供應商訂購儀表板,只讓福特員工負責安裝,卻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因為供應商只支付員工約十五美元時薪,就算把福利算進來,也只有二十五美元。又譬如說,福特在北卡羅來納雇用非工會的供應商製作儀表板,時薪將降為十美元,或含福利在內的十六美元。這讓福特可以更便宜的價錢取得儀表板。若福特的供應商又把儀表板零件外包給全球其他地方的公司,那麼就能以更低的價格供應儀表板。供應商可能會向中國工廠訂購計速器,員工日薪僅二美元;把儀表板後的線路代工交給墨西哥工廠,員工日薪僅四美元;暖氣通風口則購自另一家中國工廠,員工日薪僅一美元。由於製造儀表板的塑膠需要動用昂貴而高科技的製模工具,所以很可能是在供應商的美國工廠製成;該廠員工再把各零件組合成儀表板,然後交貨給福特。打造一個「全球化」的儀表板,即使加上海外運送零件往來的費用,相較於亨利‧福特的組裝線模式──要求員工在偌大廠房內製作計速器、線路轉換器、暖氣通風口、引擎和其他零件,最後才組裝成車,還是很划得來。

從組裝線到拆解式生產線的轉變,並非一蹴可幾。首先,美國汽車公司的供應鏈,由底特律外移到其他各州的零件工廠。接著,最簡單、勞力最密集的零件,改由工資低廉的墨西哥工廠進口。現在則有越來越多日益複雜的零件,是向中國、印度及其他亞洲國家購買,然後飄洋跨海運來,安裝在美國汽車上。頂尖企業只在國內工資高昂的工廠內,製造價值最高、難度最高的部份,以及那些需要依賴專利知識的部分。不過,海外工廠的技術愈來愈好,足以生產各種消費商品的專門零件,這類工廠往往位於中國。中國至少佔據大多數拆解生產線的其中一環,以工資低廉及現代化的基礎設備,成為極具競爭力的製造業點。不過,今日的拆解式生產線的全球化程度驚人,因為其他國家在生產特定產品及零件方面,已比中國更便宜或更有效率。

中國似乎擁有取之不盡的低薪工人,這點雖然重要,卻還是不夠。還有國家的工資比中國更低廉,例如大多數非洲國家、鄰近的孟加拉、柬埔寨、越南及部份印度地區。工作機會在全球遷移,尋找最低工資的落腳處,但低薪卻不是工作遷移的唯一理由。在最後組裝如服飾、鞋子或DVD播放器等勞力密集產品方面,中國非常具有成本競爭優勢,即使部分高精密零件必須在其他地方製造。但若是僅涉及少數員工,而需大量投資於如機器人等昂貴器材時,美國、歐洲、日本及韓國的效率,仍然略勝中國一籌。在組裝線分解開來後,每項工作得以在全球最合適的地方完成。

隨著貨車、火車、航運和飛機形成綿密的全球運輸網絡,國際貨運也變得更便宜。距離上海機場只需五分鐘車程的優比速倉儲中心,外觀平凡無奇,卻是全球大量新產品的集散中樞。厚紙箱、木箱整齊堆疊成列,各列編碼,看來就像是一個超大型的車庫。一百四十名員工每月要處理八千噸出口品,以及三千噸的進口品。在某個春天,一列裝滿電子產品配備的木箱,從紐約甘迺迪機場運至上海,一旁是一堆看似捲好的地毯;這些「地毯」其實是昂貴的日本布料,準備送往中國製衣廠。布料旁邊則是四呎高的紙箱,內有每星期定期運送的汽車天線;這些天線是由通用汽車公司澳洲廠所製造,準備運到通用汽車上海廠。旁邊還有兩個貨板的迷你滾珠軸承,打算要送往美商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距此地約兩小時車程的無錫工廠,該公司專門生產電腦、電玩、數位相機、MP3播放器及其他小機械產品所需的儲存器。另有一隻巨大木箱裝著來自荷蘭飛利浦公司所製造的活動式X光機,這是寧波一所醫院所訂購的。倉儲一角有個保險室,儲藏價值不斐的微處理器,隨後將運往距此地不遠的蘇州電腦組裝廠。這些複雜的微處理器來自加州的美商超微半導體公司,在這個上鎖的保險室裡,隨便一個厚紙箱裡面的價值就可能高達十萬美元。

這些進口量相較於持續出口量,只是小巫見大巫。每天淩晨開始,十輛載著硬碟的貨車,依序停靠在UPS倉儲,員工開始秤重、計量、紀錄貨運,並填寫通關文件,紙箱只在倉儲待上數小時,就由貨車載往機場。這些硬碟是希捷科技中國廠所製造,將從上海運往芝加哥、洛杉磯、達拉斯、馬來西亞及香港等地;平均每日產量二十五萬個,也許你家電腦的硬碟就是其中之一。同一時間,一輛風塵僕僕的藍色貨車從三小時車程遠的寧波趕到,橘色叉架起貨機迅速駛往貨車後方,卸下裝滿汽車零件的木箱,這批貨即將運往俄亥俄州楊格城的德納企業(Dana Corporation)。接著,員工又從白色貨車卸下廣達電腦上海廠所生產的電腦螢幕。貨車司機啟動引擎,然後前往上海機場,把這批螢幕送上飛往馬來西亞檳城的航班。戴爾在當地按照客戶的客製要求組裝電腦,然後再把電腦運回美國。

其實,現今的拆解式生產線不只應用在工廠作業,服務業也開始仿效工廠組裝線的概念,將服務流程分散於全球不同地區進行。亨利‧福特率先發展的組裝概念,起初運用在汽車業,接著,製造業每家公司幾乎都採相同做法,最後連服務業也跟進。將組裝線的概念運用在服務業,摩城唱片(Motown Records)創辦人貝理‧戈迪(Berry Gordy Jr.)堪稱先驅,他曾在福特公司組裝線工作,見識過組裝線的生產流程。一九六○年代,貝理的唱片公司藉此生產流程,大量創造賣座歌曲,旗下歌手都必須遵循這套標準化流程,從寫歌、錄音、品管部門,最後到行銷。摩城唱片採用的組裝線模式,如今已不再侷限於歌曲製作,而是廣泛運用在全球供應鏈,包括電腦程式撰寫、消費產品設計、銀行貸款處理或顧問公司簡報的製作。近幾十年,愈來愈多公司將白領服務工作外包,就像福特或其他汽車製造商當初逐步將製造工作委外一樣。一開始,他們將工作外包給美國公司,接著又外包至印度等境外地區,藉由可靠的科技溝通,將廉價勞力納入生產供應鏈,一如中國工廠透過高速公路基礎建設,得以和國際貿易接軌。

中國正加速輸出白領人力,印度則增加工廠出口,兩個低薪國家在各領域的競爭力,取決於基礎建設。印度的基礎建設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人力,透過現代電信與電腦科技,他們與西方連結,這是印度吸引白領工作的優勢。中國政府則努力建立高級的硬體基礎建設,例如總長數十萬里的高速公路以及現代化機場,有利中國主導製造出口市場。如果沒有高容量及可信賴的現代化基礎建設,全世界複雜的供應鏈系統便無法運作。中國新增工廠與印度客戶服務中心的增加,加快了傳統組裝線的分解,提升中國製造業與印度服務業的產能。

印度和中國再度與世界接軌,分散各地的生產線徹底改變了世界商業版圖,對開發中國家大有助益。由於新工廠帶來工作機會,世上最窮的數億人口得以脫離貧困。根據世界銀行統計,過去二十年來,中印兩國經濟成長,大幅減少了全球極貧窮人口比例,由四○%降為二○%。其經濟利益相當驚人:例如印度政府估計,未來十年印度若維持每年八%的經濟成長,將可幫助三、五億人口脫離貧窮。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在全球移動,鄰近亞洲國家開始擔心在世界貿易舞臺上失去一席之地,各國更加關切本國勞工的未來。其實,他們無需害怕,中印兩國並未獨吞所有的工作,全球貿易量持續增加,早已大幅改變發展中國家的角色。由於分散式生產線的模式普及,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有了意外的新角色。例如,孟加拉或越南的產業技術雖無法製造、出口整台筆記型電腦和汽車──包括矽晶圓和最先進的引擎,但製造簡單零件絕不成問題,這些零件運往其他地區組成複雜的產品,如此一來,發展中國家即使缺乏高科技能力,也能參與供應鏈的上游,負責最初步、簡單的製造流程,例如編織襯衫的布料、生產汽車的電纜,再將產品運到中國進行組裝。二十年前,富裕國家的進口產品大約一四%為開發中國家所製造,到了二○○六年,這個比例增加為四○%。根據世界銀行估計,由於國際貿易大幅成長,二○三○年該數字將增加為六○%。拜香港、上海貨運倉儲的高效率之賜,來自未開發且經濟停滯國家的一些小企業,現在也能加入全球供應鏈的一環,而未被中國所取代。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印度。由於企業日益走向虛擬,印度和中國經常分工負責同一個全球產品的生產線。透過跨國供應鏈管理,企業將組裝線分散在世界各地,例如僱用印度人做白領工作,以支援中國負責的藍領工作,也就是說,印度工程師先設計汽車零件,再運到中國進行組裝,就像印度班加羅爾的飛利浦工程師撰寫電腦程式後,由中國工廠的員工接手,組裝數位電視、手機與DVD放影機等產品。對許多企業來說,印度與中國在供應鏈中形成互補關係,而非相互競爭。同時運用這兩個開發中國家的優勢,便能形成強而有力、無法抵抗的營運工具,既可降低公司成本,又能縮短生產週期。

積極擁抱全球化為企業帶來顯著效益,但也隱含極大的風險。在一長串供應鏈中,只要任一環節出了問題,從海嘯、暴風雪等天災到貨倉發生火災,或是船塢工人罷工等問題,都可能造成產品銷售突然停擺,讓客戶空等,公司獲利蒙受巨大損失。然而現在公司已瞭解,大幅削減成本可抵消這些風險,但同時得考量中國政治的穩定度、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以及禽流感等疾病危機,這些意外隨時可能改變全球化風險的評估結果。

許多美國企業正把工作移往海外,雖然他們把製造產品的辛苦工作交給中國工廠,把無聊的後勤工作交給印度的客服中心,但他們仍得依賴高薪的美國員工處理較複雜的工作。尤其是曾在美國工廠、客服中心、房貸處理公司或律師事務所工作的人,因整個辦公室外移而失業,這些人在工作被剝奪後,可能還會找到有趣的新工作,但多數的員工也可能因為缺乏技能而遭市場淘汰。

 


迴響(0) | 引用 | 人氣(3439)

引用網址:

回應這篇文章
回應標題
姓名
Email
您的網址
內容
請輸入右圖檢查數字
 


<2007年10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目前沒有任何最新活動!
被迫進「哈佛」的天才女生─台...
(2009/5/19 19:01)
《左右決策的迷惑力》作者短片...
(2009/2/2 16:20)
理智幫我們找藉口? 轉貼...
(2009/1/22 18:20)
工商服務時間:想拿好書?請今...
(2009/1/6 17:22)
時機歹歹,裁員減薪是唯一的解...
(2009/1/6 11:40)
最 新 回 應
Re:被迫進「哈佛」的天才女生...
by 路人甲, 3/23
Re:經營之神王永慶奮鬥精神與...
by 珍余, 4/5
Re:被迫進「哈佛」的天才女生...
by 路人乙, 10/12
Re:「大小通吃」的聰明學習策略
by gtlgtw, 6/25
Re:中廣流行網黎明柔主持的〈...
by salayray, 6/19
我的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