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讀書人,心中難免跳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悶二窮酸三白日夢特多(純粹個人觀點請寬容)。不過,自從OL魔女上次聽過李偉文大哥演講後,這樣的白目觀點就收回很多,因為兼具醫生、人氣部落客、作家、與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身分的他,是一個相當少見,非常熱情又有行動力的讀書人,而且,一、點、也不窮酸。(他每天限制自己只能工作半天,另外半天讀書發文搞活動,卻能兼顧生活所需與理想,這樣的效率與行動力實在驚人。)
以下是李偉文為《左右決策的迷惑力:聰明人為什麼會做傻事?》(Sway)所寫的推薦心得。他在文中提到:我們之所以「看得見」一個東西,其實意思是大腦把其他東西都「抹掉」了,我們才能夠看得見那樣東西。
這是一個很生動的形容,讓OL魔女又多讀懂了一點這本書要講的事情:原來,我們之所以會有錯誤的迷惑力,原來是腦中有一塊時靈時不靈的魔術橡皮擦啊。
........................
理智幫我們找藉口?
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看到這本書真是如獲至寶,因為多年來我不時注意到,人們在做決定時,往往不是根據理性思考後的判斷,雖然大家不會承認,甚至振振有辭地找出許多理由來說明他的決定,過去通常我把這種現象簡單解釋成:「決定我們做不做一件事的是我們的情緒,但是決定後理智幫我們找藉口。」所謂情緒就是我們自己察覺不到的潛意識,性格或者心理迷思或過往童年留下的銘印。
對於人類這種有限的理性,或是選擇性的理性,這本《左右決策的迷惑力》,有非常精彩生動的說明,作者引用了三十多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研究,讓我們瞭解人類的心靈如何運作,也看清楚原來我們是如此經常地在欺騙自己。
這些可信度非常高的調查研究,都是經過非常嚴謹的設計以及可供挑戰的樣本選擇,再加上近年腦神經科學研究工具的協助,看這些研究除了不斷的擊節讚歎之外,其實也同時令我冷汗直流,因為其中有大部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
作者從大腦結構以及心理等各種角度分析人們不理性的根源,再以經濟或社會的面向找出各種例子。這書也解答了一個我一直很好奇的問題:台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相信行銷人員天花亂墜的健康食品或養生之道的宣傳?以及政治人物為何能利用許多心理迷思來操控選民?
記得我在學生時代為了寫一些報告搜尋過往的研究資料時,就非常訝異地發現,任何科學實驗,不管是正或反的結論,你一定可以找到一大堆其他的研究報告來佐證。換句話說,不管我們贊成、反對,或有其他任何意見,幾乎都可以找到不同,甚至互相對立的觀點,而且似乎每種觀點都言之成理,證據都很充分。
若是連科學研究都是如此,那麼對於日常生活中大小事物,或是很難有對錯之分的價值判斷,我們又該多麼小心地面對我們內心裏那個不理性的部份?作者提出了「診斷偏差」的說明,在我們為一個人或一種情況貼上標籤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等於給自己戴上了眼罩,讓我們完全看不到與我們原先判斷不同的證據。
的確,我們往往只能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或者說,當我們不知道我們該看什麼時,就算東西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也是看不見的。這一句似乎有點玄的話,其實正是大腦運作的常態,因為在生活的任何瞬間,人們接收到外在的訊息量實在太大了,所以大腦主要工作其實是不斷在過濾掉不重要的訊息,就像我們之所以「看得見」一個東西,其實意思是大腦把其他東西都「抹掉」了,我們才能夠看得見那樣東西。
在人類演化過程裏,我們為了更容易存活下來,大腦不得不發展出一些簡單的應變或歸類模式,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不理性的迷思一直長相左右的緣故。也唯有我們察覺這些迷思,才有可能避免這些迷思對我們的影響,這也是這本《左右決策的迷惑力》對於現階段的台灣人,不管你是不是自認為自己很理性或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人,都該仔細再三研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