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未來的引路人
目前是一個大變化時代的格局,
各主要國家都在做大視野以及「回到根本」的思考與布局,
甚至學術思想與科技也都跟著做出對應的調整。
台灣也需要去做條理清晰的長程思考……
--南方朔,知名政治評論家、書評家
二○○七年四月九日,英國的《獨立報》和《衛報》發布了一則有趣而值得深思的新聞。報導中指出,英國國防部完成了一份研究預測報告,認為未來三十年,人腦將會植入資訊晶片,電磁脈衝及中子武器將會出現,氣候變遷將更趨嚴重,報告中最驚悚的,乃是它認為將來能有效運用通訊科技的「快閃暴民」將破壞力大增;而由於全球貧富差距拉大,將來還可能出現全球性的另一波新階級革命。
英國國防部的「發展概念及理論研究中心」不務正業地去寫這種帶點科幻預言的報告,乍看起來似乎真的有點杞人憂天,但若細心思考,則會理解到,它其實再正常不過了。目前的世界,已進入了人類有史以來全球聯繫最密切、互動最頻繁、變化最快速、風險最難測的階段,當然與此並存的,也是競爭最嚴峻、機會之窗開得越多也越大的時刻。這種時代是為知所警覺、能從大處思考而由具體的小處著手、著重知識、勇於創新的人或國家而準備的。無論科技、經濟、國家安全、政治制度或全球事務,越能洞見機微、及早著手的,越有可能取得先發地位,或者可為成功奠基,至少也有利於未雨綢繆、趨吉避凶、降低將來付出的成本。英國國防部所做出的,對於一個具有主導性的中大型國家,其實只能算是很基本的動作。
如果我們能注意從一九九○年代中後期以來全球學術思想以及現實政經的實踐,當可發現到人們從使用的語彙及概念,就已有了重大的改變。諸如「轉化」(Transformation)、「風險」(Risk)、「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重構」(Re-construction)、「重新構圖」(Re-mapping)、「創新」(Innovation)、「調整體制」(Adapting Institution)、「生態優先」(Pro-eco)……等之類的術語早已變得非常例行。
除了語彙觀念已和過去大不相同外,我們還會管理到除了過去的知識分工外,另一種更整體性、長程性、結構性、以未來為指向的思考及政策模式,也日趨普遍。就以近年來最嚴峻的地球暖化及能源問題為例,意見一向分歧的歐盟,居然會制定出一致的有關溫室氣體排放及新能源之政策。許多以前認為難以施行的政策,如乙醇汽油、風力及太陽能發電已在多國快速展開。而有關科技與教育的問題也在密集討論中。而除了具體的長程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外,許多關於權力、規範、價值的基本哲學課題也在每個學術領域展開。所有的這些現象,它所反映的其實就是大變化時代的格局,各主要國家都在做大視野以及「回到根本」(back to basic)的思考與布局,甚至學術思想與科技也都跟著做出對應的調整。
在這個面對大未來、各國的「領先巴士」已陸續開始上路的時候,由於未來的變化無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們當然不能對此懵然無所警覺。這時候,對全球未來問題獨具視野的詹姆斯‧坎頓(James Canton)所寫的這本巨著,就不但重要,甚至必須,它是帶領我們走向未來思考的引路人。
本書最讓人有所感觸的,乃是〈前言〉篇裡所說的本書之源起。二○○二年六月,白宮邀請了包括IBM、AT&T等幾家大企業的執行長在內的菁英,與布希總統及其閣員會面,坎頓也在受邀之列。白宮為什麼召集這次會議呢?乃是由「九一一」的發生,他們真的警覺到這起事件其實並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個全新未來業已迎面而至的徵兆,於是遂召集了這次動腦會議,而正因這次會議,遂促使坎頓去做更多研究與思考,這本著作即是結晶。
因此,不論對「九一一」之後布希政府的表現多麼不滿意,我們都必須承認,美國做為全球唯一的超強,它對自己所處的情境、眼前的難題,以及未來長程的世界變化及挑戰,其實是充滿了警戒之心。這是一種由「帝國自覺」所造成的「領先意識」,因而每逢國家出現重大挑戰,即能迅速通過動腦會議而做出回應。由〈前言〉的這段敘述,實在讓我們對美國這個國家不由得不有所敬畏。它有時開明,有時反動,但絕不顢頇!
近代主要歷史學家湯思比曾用挑戰與回應模式來分析文明的興衰,由美國能在「九一一」後立即針對根本的長程問題做出思考,我們又怎能不彌自警惕呢?近年來的台灣,內外挑戰日厲,我們始終故步自封,並沒有去做條理清晰的長程思考,因而競爭力的衰退和日益自動的邊緣化。這時候透過本書而知道回應的迫切與重要,未嘗不能誘發出新的重新思考。
坎頓在本書裡,分別就未來二十年的十大趨勢做了預測與剖析,涵蓋了能源、經濟、人力、醫學、科技、安全、文化、氣候、民主人權以及中美關係,相當具有總體的思維特色。由書中的敘述立場,我們也可看出他在基本心態上,可說是屬於「自由的保守派」這個思想譜系。由於這個譜系的思想較為寬容通達,因而我認為本書的第十章到第十二章這三章最為可貴,值得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菁英來借鏡。這三章其實可算是一種國家戰略的展開,它強調教育、領導、國際合作、開放寬容的必要,作者特別將美國的未來發展可能性分為兩種,一是「繁榮型國家」,另一則是「掙扎型國家」。
他指出若美國領導菁英心態閉鎖,不敢對變革做出必要的擔當與投資,不能用開放的態度歡迎移民,不能有效的改善社會的缺乏共識,不能在確保自由與人權上更加努力,則美國就會走向式微的開端,「掙扎型國家」即難避免。他的這些話其實是說給布希總統聽的,但似乎也有說給我們台灣人聽的效果。
坎頓的這本巨著,涵蓋廣泛,對政策制定者具有無比的可參考性。而除了所述的十大趨勢之外,近年來美國事實上還出現了另一個同樣不容低估的新趨勢,那就是美國企業菁英的責任意識已開始抬頭。我們由美國的經濟與社會史已可看出,美國的企業菁英恆常在「自利」與「利他」這兩端擺動。當美國出現巨大的挑戰時,企業菁英通常都會往「利他」這邊移動,使得美國在回應挑戰的過程中,多了一個極大的助力。而過去這兩年,企業菁英的責任意識又開始高漲,它反映在企業公益捐助的大增上,而許多捐助又都特定地用在未來重大問題展開先驅研究和先驅制度設計上。美國企業菁英的這種責任意識,乃是最可貴而經常扮演著領導轉變的角色。全球所有國家裡沒有一個可與之相比!
目前台灣的國難日增,今年剛公布的亞洲開發銀行評估報告,把二○○七年台灣的表現排在東亞十二國的最後一名。在這樣的時刻,閱讀這樣一本有啟發性的著作,或許我們的警覺反省之心,真該被啟發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