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的由來
|
尾牙是屬於勞資共聚的民俗習俗
牙,原指市集交易的經紀人。
古代期約易物稱為「互市」,唐代因書「互」似「牙」,後來漸漸轉書為牙。
故自唐宋稱交易仲介者為牙人、牙檜、牙郎或牙保;
以經營貿易為業之商行稱為牙行;
營業執照是為牙帖
營利所得稅稱為牙稅
佣金則謂牙錢
而每月初二、十六日供員工肉食即為牙祭(好像是打牙祭一詞的由來?)
舊台灣時期工商業者每逢初二、十六日輒以牲醴、金紙祭祀... |
(閱讀全文) |
殿中侍御史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0:12:09 | 迴響(0) | 引用 | 人氣(9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