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pedia

格主小檔案

aiko





<2008年3月>
242526272829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最新文章
「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2009/11/18 17:16
2008《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8/3/27 14:17
主講人簡介(按演講序)
2008/3/27 12:05
2008《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8/3/27 11:50
2008《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8/3/27 11:40

最新迴響
Re:「臺灣大百科全書...
by webgdi, 11/18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4 次
累計人氣: 125680 次
文章總數: 23 篇
March 25, 2008
【臺灣大百科全書專業版.編撰體例】
aiko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5:18:26

【臺灣大百科全書專業版.編撰體例】2.5 (080128修訂)
第一章 總則:整體規劃
1.1 收錄範圍:
收錄臺灣相關知識主題與基本資料,除歷史性詞條外,以反映現狀為主。
1.2 全書規模:18-20卷分科分卷百科全書,每卷36-40萬字。(註:卷數暫定)
1.3 讀者程度:大學及以上程度的社會廣大讀者。
1.4 總  論:各分卷收錄10篇總論。(註:總論數量暫定)
1.5 詞  條:各分卷收錄300則詞條,依知識量訂定不同字數等級。(註:詞條數量暫定)
1.6 圖  表:各分卷總論及詞條附加配圖及表格,共計250幅。
1.7 審稿制度:採五審制,專案編輯初審、專家學者二審、學術主編(學門編審)三審、編審會統審及監修終審。
1.8 參見系統:詞條之間以參見系統互相聯繫,使個別主題相關的知識得以組織起來。
1.9 索引附冊:全書索引單獨成卷;包含分類目錄、筆劃索引、外文索引和內容索引等。
1.10 地圖附冊:地圖單獨成卷,與相關詞條建立參見系統,方便查照。

第二章 總論撰寫原則
2.1 內容
2.1.1
 總論是各學門領域的綱要及研究成果彙整,集中設置在詞條之前,概要地、系統地介紹各知識主題在臺灣的全面情況。
2.1.2 總論為詞條提供必要的時空背景,與詞條共組成一個知識的整體。但內容涉及詞條的部分,須點到即止,避免重複。
2.1.3 總論撰寫兼採說明文體及論說文體,講求簡潔流暢、確切、可讀,採「有述有作」的原則,以事實說明闡述的觀點,可加入作者自己的見解和評論。
2.2 層次標題 見3.2.3。
2.3 參考書目/ 網站 見3.10。
2.4 推薦書目/ 網站 見3.11。
2.5 配圖和圖說、圖例 見3.12。
2.6 表格 見3.13。
2.7 地圖、圖例 見3.14。
2.8 撰寫者署名 見3.15。

第三章 詞條撰寫原則
3.1 內容
 詞條應包含詞條標題、釋文(時空資料、定性敘述、詞源解釋、基本事實、簡史/淵源沿革、研究/發展狀況)、參考書目/網站、推薦書目/網站、圖表圖說及撰寫者署名等著錄項目。
3.2 詞條標題
3.2.1
 詞條標題由中文及英文標題組成。
3.2.2 詞條標題用語應穩定、明確,易檢索。由一至三個語詞,十個字以內組成,專有名詞及機構名稱不在此限。
3.2.3 總論及大詞條應分段敘述並標示層次標題,方便讀者查閱。層次標題置於釋文之中,以「壹、 一、(一)、1、(1)、a、(a)」為序。中級詞條視需要而定,小詞條一般不設層次標題。
3.3 釋文
3.3.1
 釋文為百科詞條內容主體,由時空資料、定性敘述、詞源解釋、基本事實、簡史/淵源沿革、研究/發展狀況等項目組成,得視詞條屬性調整之。
3.3.2 釋文撰寫採說明文體,講求簡潔流暢、確切、明白,採「述而不作」的原則,彙整既有之觀點見解,不加入撰稿者之議論。
3.3.3 釋文內容講求準確、可靠、客觀。
3.3.3.1 綜合性:符合非專業讀者的需求。
3.3.3.2 客觀性:以中性詞語第三人稱撰寫,對具爭議的議題或學說,應兼容並蓄,客觀介紹。
3.3.3.3 科學性:釋文中涉及事實、數據、專有名詞、符號等應引用權威(第一手)來源,詳細查核,著錄確實。撰寫者得提供引用之資料來源,便於審稿核對及後續資料更新。
3.3.3.4 穩定性:統計數字應註明年代,時間不用相對性時間詞語(如:近年)。
3.3.3.5 概要性:緊扣主題,一般不做議論、評判、辯駁與論證。
3.3.3.6 本土性:以臺灣相關的知識和資料為全書核心內容,客觀概述國際先進知識。非臺灣特有的知識內容,如數學、物理、哲學等概念性詞條,一般不予收錄。臺灣特有的知識內容為特色重點,可補一般綜合性百科之不足。
3.3.4 釋文撰寫應兼顧詞條之間縱向從屬及?向關聯的關係,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或遺漏,以「見」(see);「參見」(see also)建立關聯。
3.3.5 同類型詞條釋文應循統一提綱撰寫,結構有一致性。
3.3.6 釋文字數應按規定字數等級撰寫,不宜有太大幅度的超出或不足。
3.4 時空資料
3.4.1 人物詞條須列出生卒年月日、地點。
3.4.2 事物詞條須列出發生起迄時間、地點。
3.5 定性敘述
3.5.1
 包括定義、定性語及展開說明和詞條內容概要提示。
3.5.2 不言自明的詞條標題,不必勉強下定義,但仍需有基本的內容概要。
3.5.3 又稱、簡稱或全稱置定性敘述之後。
3.6 詞源解釋
3.6.1
 關於詞條標題或主題概念的名稱來源。
3.6.2 無源可考或知識性不強者,不須介紹。
3.7 基本事實
3.7.1
 基本事實為詞條釋文的主體部分。概述詞條涉及的重要人、事、物,以及基本狀況和各種有關的重要數據。
3.8 簡史/淵源沿革
3.8.1
 事物的起源和演化。大的詞條可單獨分段設層次標題,小的詞條可一語帶過。
3.8.2 非歷史性詞條,篇幅不宜過大,宜控制在釋文的四分之一以內。
3.9 研究/發展狀況
3.9.1 關於所述知識主題的不同見解、不同觀點、學術爭論情況及權威性評論。
3.9.2 學術性較強的詞條需予說明。
3.10 參考書目/ 網站
 撰寫者須提供撰寫該詞條的主要參考書目或網站,便於審稿核對及後續資料更新。
3.11 推薦書目/ 網站
3.11.1
 提供讀者進一步學習所述主題和開闊知識視野可資參考的圖書線索,不是作者據以撰寫詞條的參考文獻。首重精、新原則。
3.11.2 一般不選過於專深的學術論文、會議論文集、課堂講義,以及讀者不易見到的孤本、善本書籍。
3.12 配圖和圖說、圖例
3.12.1
 撰寫者須提供圖像範本及版權歸屬個人/單位的資料。
3.12.2 配圖含各種形式的影像、繪圖,由專案辦公室負責洽談版權事宜。
3.12.3 配圖可節省文字、有助於理解釋文,部分配圖本身並具有知識性、文獻性或藝術性。
3.12.3.1 社會學科詞條,配圖反映歷史發展脈絡,著重真實性、代表性和文獻性。
3.12.3.2 科技性詞條,配圖表現規律和原理,著重科學性和知識性。
3.12.3.3 重要事件詞條,配圖宜使用歷史照片或紀念地、遺址等圖片。
3.12.3.4 重要著作詞條,配圖宜使用書影照片。
3.12.3.5 重要人物詞條,配圖宜配人物頭像或其作品、遺物、手跡、誕生地、團體(社團、學會、畫會……等等)之合照、建築物、紀念物或相關事件等照片。
3.13 表格
3.13.1
 表格統一由專責小組負責製作,撰寫者須提供資料,註明數據引用出處、年代。
3.13.2 除一般必需之表格外,須特別加強製作資料性表格,蒐羅未能收錄為詞條的重要知識主題和資料內容,以補詞條數量受限之不足。
3.14 地圖、圖例
3.14.1 包含各卷所需之主題地圖及單獨成卷的地圖附冊,統一由專責小組負責繪製。
3.14.2 撰寫者須提供地圖範本及權威的資料來源。
3.15 撰寫者署名
3.15.1 撰寫者須著錄中、英文姓名。

第四章 一般撰寫凡例
4.1 數字

 詞條中所用數字,除習慣用國字表示以外,一般用阿拉伯數字。
4.2 時間
4.2.1 一律以西元紀年為主,紀元前年代加「西元前」,紀元後年代,三位數以下加「西元」,四位數以上不加「西元」。
[例]西元前380年、西元453年、1945年。
4.2.2 同一詞條中,非民國年代首次出現時用括號加註當時年號繫年。(明朝之前需加註朝代名)
[例]西元前140年(漢建元元年);1874年(同治13年);1915年(大正4年)。
4.2.3 以中華民國立場,依臺灣之歷史演變實況,分別稱「荷西時期」、「鄭氏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等。
4.3 地名
 記述「歷史地名」時使用當時地名,如難為大眾所通曉者,儘可能以括號說明現行地名或附註其轄境隸屬。

4.4 英文縮寫
 廣泛使用的英文縮寫如DNA,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名,括號內加註全部原文及縮寫,第二次以後直接以縮寫書寫,以符合大眾閱讀習慣。
4.5 度量衡
 度量單位統一採用公制,以中文表示,宜採舊制、臺制或日制等民間慣用度量單位表示者,以括號加註公制單位。
4.6 名詞術語
 科學名詞及外國地名以國立編譯館及教育部審定之名詞為準。尚未審定或統一者,以大眾最熟知名詞為之。
4.7 引文使用
4.7.1
 必須直接引述文句時,中文加單引號「 」,英文加雙引號 “ ”。
4.7.2 宜以重要著作、權威版本、正式出版物為根據。
4.7.3 引用出處須隨文說明或以括弧註明,包括作者、書名、版次、卷次及頁碼等,參見書目格式(4.8)。
4.8 書目格式
4.8.1 專書

 編/作者。出版年。《書名》。「叢書/系列名」與編號。出版地:出版者。(若為古書請註明版本)
 [例]朱孔彰。1969。《中興名臣事略》。臺北:華文書局(據光緒辛丑上海書局石印本影印)。
 [例]陳明言。2007。《台灣的糖業》。「台灣地理百科」85。臺北:遠足文化。
 [例]鄭良偉、曾金金、李櫻、盧廣誠編。2000。《大學台語文選上冊》。臺北:遠流。
 [例]Hirsch, E. D. 1967. 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例]Greenberger, Martin, Julius Aronofsky, James L. McKenney, and William F. Massy, eds. 1974. Networks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haring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Nationwide. Cambridge: MIT Press.
4.8.2 期刊論文
 作者。出版年。〈篇名〉。《期刊名》,卷(期):起迄頁碼。
 [例]胡佛。1973。〈美憲的解釋與司法系統的剖析〉。《歐美研究》,3(1):43-95。
 [例]Skocpol, Theda. 1997. “The Tocqueville Problem: 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Social Science History, 21(4): 455-79.
4.8.3 編輯著作中的單篇論文
 作者。出版年。〈篇名〉。收於《書名》。編者編。出版地:出版者。
 [例]馬森。1995。〈城市之罪〉。收於《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鄭明娳編。臺北:時報文化。
 [例]Magny, Claude-Edmonde. 1966. “Faulkner or Theological Inversion.” In Faulkner: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d. Robert Penn Warre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4.8.4 翻譯作品
 作者著,譯者譯。出版年。《中譯書名》(原文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例]亞當斯密(Adam Smith)著,郭大力、王亞南譯。1972。《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北京:商務印書館。
4.8.5 未正式出版之博碩士論文
 [例]謝寶煖。1997。〈我國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涉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例]Hoard, James E. 1967. “On the Foundations of Phonological Theory.” Ph.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Linguistics.
4.8.6 網路資訊
 作者姓名。〈篇名〉。網站名,「資料來源」(單元、電子資料庫或電子期刊名稱,若層級多,考量與本篇關係較近或較有意義者)。何時讀取。網址。
 [例]蕭高彥。〈馬基維利論政治秩序〉。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科學論叢」。2006年12月5日讀取。http://politics.soc.ntu.edu.tw/research_01.htm
 [例]〈國姓爺〉。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2007年1月26日讀取。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103816
4.8.7 網站
 網站名稱。網址。
 [例]智慧藏百科全書網。http://www.wordpedia.com
 [例]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http://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
4.9 書名號
4.9.1 雙書名號《》用於書籍、雜誌期刊、報紙、影片、音樂專輯、電視節目、戲劇、藝術作品(繪畫、雕塑等)。
4.9.2 單書名號〈〉用於單篇文章、單篇詩作、未出版的博碩士論文、書籍中的篇章、樂曲歌曲。
4.9.3 書名中包含另一書名時,外層仍為雙書名號,所包含書名使用單書名號。
 [例]《〈人間雜誌〉內容統計分析》

第五章 交稿格式
5.1 檔案格式

5.1.1 撰寫者可使用臺灣大百科全書專業版編輯平台線上交稿,或以txt、RTF或doc電子檔案格式交稿;請勿以html語法或PDF檔交稿;勿加保全設定。
5.1.2 字用正(繁)體,加現代標點符號。中文及標點符號採全形,英、數及英數標點採半形。
5.1.3 圖像檔案範本以jpeg電子檔案格式交稿。可直接授權使用者,若繳交以數位相機拍攝或翻拍產生的jpeg電子檔,其相機規格至少400萬(含)畫素,並以最高解析度拍攝;繳交以掃描器產生的tiff電子檔(不壓縮),掃描解析度應設為300~600 dpi,色深24位元,RGB格式,其中,一般文件以1:1尺寸掃描,135正片(2.4*3.6公分)則放大至15*21.5公分(A5),120正片(6*6公分)放大至21*21公分。
5.2 關鍵字
 撰寫者須針對所撰寫詞條,提供3-5個關鍵字(註:請省略「臺灣」),並以中、英文對照分別列出。
------------------------------------------------------------------------------------------------------------------------------------------------------------------英國百科全書家科利森 (R.L.Collison) 說:
「為百科全書撰寫詞條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在有限的篇幅裡要擠進那麼多的內容,而且重要的東西一點也不能遺漏,多餘的東西一點也不能保留。」

 


迴響(0) | 引用 | 人氣(1400)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孕經濟:月子中心產業發展...
2025/8/13 22:27
承受繁華的能力
2025/8/12 15:44
「全台灣最懂男人的藥局」...
2025/8/10 10:31
銀髮人才重返職場的心態調...
2025/8/9 13:01
關鍵成功因素法(key succe...
2025/8/8 11:21
產品品牌化步驟:打造成功...
2025/8/4 22:45
米其林服務運用ISO10002 顧...
2025/8/3 0:31
賣場「代客料理」服務:便...
2025/7/29 15:14
留才=留財 人才經營學:缺...
2025/7/28 8:18
「掌握進用關鍵、銀得人才...
2025/7/26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