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雄淋說法
本網誌歡迎下載及電子轉傳,但張貼網路或印成紙本須經權利人同意。另本部落格不回答具體訴訟個案問題。

格主小檔案

蕭雄淋





<2014年12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最新文章
七言律詩(與強道會諸...
2023/12/20 17:45
七言律詩(賀榮寬榮退)
2023/7/27 18:23
江城子(宋詞)(感懷)
2022/7/20 17:32
西江月(宋詞)(新春...
2022/2/3 19:17
出資聘人完成著作受聘...
2021/11/3 18:33

最新迴響
Re:釵頭鳳(賀台灣文...
by 鳳釵頭, 5/11
Re:2016年新年快樂
by 菩薩蠻, 12/28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輯二:教義與詮釋(...
by 邱琳婷, 1/9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638 次
累計人氣: 1495748 次
文章總數: 859 篇
December 31,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七)煩惱即菩提
面對整個龐大的宇宙,宇宙的任何變換,對於人的壓力和苦難,都是一種挑戰,是成長的來源。這就是佛教的「煩惱即菩提」的理論。就如同一棵大樹要成長,需要陽光和水。同樣地,人要成長,需要環境的挑戰。 在空曠的地方,單獨一棵樹是長不高的,在茂密的森林中,每棵樹為了爭取陽光,都得向上伸展,才能長得又高又大。 人間修行一天,天上修行百年,五濁惡世是最好的修行場所,也是最能伸...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3:48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04)


December 29,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六)佛教是宗教的理性主義
宗教可以透過宗教改革而達到宗教的理性主義。當年的康德因受到里斯本大地震的影響,使他主張宗教的理性主義。那麼在佛教的教義中,是否也可以引伸出一種宗教的理性主義? 看印度哲學的歷史,佛陀對於當時的印度各家哲學是採取中道、折衷的說法。例如當時有極端的苦行主義與快樂主義。佛陀是採取折衷的理論,不極端苦行也不極端快樂。同樣地,對於靈魂,當時有極端的唯物主義,認為靈魂斷滅;也...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2:38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05)


December 27,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五)成佛與解脫
佛者,「弗人」也,是一種超越人類之人,是一種超人,也是一種比人類更高的物種,那就是「新人類」。而佛右邊的「弗」字和沸水的沸有極相似的觀念,水到攝氏一百度就會沸騰,沸騰就會產生了水蒸氣。這水蒸氣和水都具有相同的性質。然而水蒸氣是一種水的揮發體,是水的高度昇華的狀態。 由人類生命情緒高度攀昇而達到智慧圓滿和覺行圓滿,是生命的沸騰,是新人類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1:37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39)


December 25,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四)無餘涅槃是實相極致的追求
依龍樹的理論,有餘涅槃是指如同撲熄燈火一樣地消滅人生一切,而無餘涅槃乃是對一切實相的顯示。 在緣起觀中,世界都是互相因果,互相聯繫,相因相成。因此在因緣觀中,每一人不是個體,不是自足的,因此不可能獨立自利。必須自利利他,將自己放在大我的汪洋大海中,去顯示一切法的實相,而達到實相的極致,才是無餘涅槃。 然而實相的極致是一種停不下來,生命無窮無盡的追求境界的過程...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1:02迴響(0) | 引用 | 人氣(1106)


December 23, 2014
點絳唇(宋詞)--2014賀聖誕新年快樂!
點絳唇(宋詞)     一夜西風,引無數蝶花飛舞。故園荒圃,明後邀新主。 伏案臨窗,目盡思今古。情須吐,莫吞愁苦,把盞人三五。    今年冬天氣候很異常,熱的時候很熱,冷的時候很冷。今年的選舉也很異常,跌破專家眼鏡,政治勢力大洗牌,好像世間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有時讀一點歷史,發現現在發生的事,在過去早就有類似的...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9:06:58迴響(1) | 引用 | 人氣(2198)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三)佛法的涅槃與物理的真空說
在物理學上,真空是不受物質作用的運動和影響的。佛法上的涅槃,也和物理學上的真空一樣,不受業報、沒有災難、沒有禍福。人類行善應當如物理學上的真空一樣,以喜悅之心、以無所得之心、以真空之心行善,而不是以積福、積功德,或是以將來成佛、將會有善報之心行善。 對一個上等公民來說,遵守法律是天經地義的,不是因為遵守法律會受到獎賞,不遵守法律會受到懲罰而遵守法律。為了怕被懲罰才...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9:57迴響(0) | 引用 | 人氣(1339)


December 21,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二)涅槃在世間
龍樹在《中論》中說:「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實相義如是,云何有分別(觀縛解品)?」 這個意思是說,涅槃並不是屬於臨終才有的。當一個人對於生死和宇宙緣起性空已有覺悟,體悟到生死就像花開花落一樣地自然;體悟到生命的本質,是在將具體的小我的人生,轉變為抽象大我的人生,而追求整個人類念念相續的生命共相,因此而在這個世界寧靜祥和,不疾不徐地為生命本願而盡力,人生每一刻法喜...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9:22迴響(0) | 引用 | 人氣(1203)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一)涅槃的真義
涅槃的意義,從梵文來看,是指「風不吹,煩惱之火焰不燃燒」的狀態。然而,煩惱之火焰不燃燒,並不是生命之火的熄滅,而是生命之火的精純的禪定,是生命情緒因生命高度目標的專注集中而純化和昇華,是動物本能的欲望對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的揮發,是人類的自私、嫉妒、惡念、仇恨對大愛、慈悲、無我、喜悅的轉化。 當一個人純化的生命之火,一個又一個永恆地傳遞著,佛的法身就在其中呈現出...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8:52迴響(0) | 引用 | 人氣(1312)


December 19, 2014
論著作財產權限制與合理使用之關係
論著作財產權限制與合理使用之關係壹、    合理使用之各種意義及內涵何謂合理使用(fair use)?合理使用之意義及內涵,有最廣義、廣義與狹義之分。最廣義之合理使用,係指著作財產權人以外之人,未獲得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或授權,於合理範圍內,得公平利用著作權人依著作權法所得享有之各種專有權利而言 。最廣義之合理使用,包含「著作財產權限制」(Limitations on Economic Rights...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5:02:56迴響(2) | 引用 | 人氣(3981)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功德的詮釋
《六祖壇經》中有一段公案: 當初中國禪宗的初祖菩提達摩第一次會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菩提達摩: 「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 菩提達摩說:「實無功德。」 有人無法理解何以梁武帝一生信佛造廟,布施無數,卻無功德,於是請教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說:「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7:38迴響(0) | 引用 | 人氣(1819)


December 17, 2014
政府資訊公開法、檔案法與著作權法之關係
政府資訊公開法、檔案法與著作權法之關係 ──2014年12月15日修法諮詢會議之書面意見  一、政府資訊公開法無法解決著作權法問題 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資訊,指政府機關於職權範圍內作成或取得而存在於文書、圖畫、照片、磁碟、磁帶、光碟片、微縮片、積體電路晶片等媒介物及其他得以讀、看、聽或以技術、輔助方法理解之任何紀錄內之訊息。」足見...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9:25迴響(0) | 引用 | 人氣(2138)


輯二:教義與詮釋(二十九)般若波羅蜜的現代意義
龍樹在《大智度論》中說:「菩薩摩訶行般若波羅蜜,雖知諸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菩薩如是智慧名為般若波羅蜜(卷十八「釋初品中般若相義」)。」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這裡所說的「一相」可以解釋為邏輯學上的「共相」;這裡所說的「種種相」,可以解釋為邏輯上的「殊相」。能善觀事物的共相和殊相的人,是具有般若智慧的人。透過這樣對事物共相和殊相...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6:44迴響(0) | 引用 | 人氣(1240)


December 15, 2014
新聞報導與不得為著作權標的之關係
新聞報導與不得為著作權標的之關係 ──2014年12月15日修法諮詢會議之書面意見 一、背景說明  依2014年12月15日修法諮詢會議之準備資料,其中屬於現行著作權法第9條:「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擬修正為草案第10條:「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視聽或錄...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8:10:14迴響(0) | 引用 | 人氣(1412)


輯二:教義與詮釋(二十八)大慈大悲的真義
《大般若經》的「四無量心」是指慈悲喜捨。所謂大慈就是與眾生樂,大悲就是拔眾生苦,大慈就是以喜樂因緣予眾生,大悲就是以離苦因緣予眾生。大乘佛教的真義,不是小慈小悲,而是大慈大悲。當人類不斷地充實宇宙意識,信仰宇宙憲章,使人類由此岸的舊人類到彼岸的新人類,這才是人類真正的究竟解脫,而這種渡眾生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真正的大慈大悲是一種法布施,是一種制度...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6:15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19)


December 13,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二十七)化身和神通的真義
佛法上真正解釋「化身」,應是指當一個人的意志、智慧、思想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出現時,那個人就是這個人的化身。 「神通」是什麼?就是對諸法能夠以觀空破相的法眼、慧眼、佛眼,由一個事件立刻了知另一個事件的發生,把因和果具體地連結起來,加以因應,因而能人所不能,改造歷史,這就是神通。 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聖哲,不斷有人學習其智慧和思想,這個人就有無數的化身。當范蠡於勾踐...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5:34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50)


December 11, 2014
輯二:二十六、古今中道的意義
《論語》「學而篇」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是儒家對人性的中庸之道。佛家主張禁欲,使人無愛欲,這是違背中庸之道的。 佛陀出家後本來是與五比丘共修苦行,後來放棄了苦行才在菩提樹下成佛。以現代人的觀點而言,禁欲是一種苦行。在佛陀當年,比起耆納教的苦行來說,禁欲是一種中道。然而在現代,只有不禁欲、不縱欲才是中道,才是對性的忽視。 縱欲是欲的著相,...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5:03迴響(0) | 引用 | 人氣(1104)


December 9, 2014
輯二:二十五、求道者的三皈依
佛是覺行圓滿的人。因此,真理是在佛降生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佛陀只是真理的發現者,而不是真理的創造者。基於這樣的推論,佛法的探究,不是將經典當作天經地義的唯一真理,而應去推究經典及佛陀說法的背後動機和原意,歸納出共同的原理,來與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相適應、相契合,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在這個基礎之下,皈依三寶的三寶中所謂「佛」就是真理的發現者,「法」就是真理的本身,「僧」...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4:36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97)


December 7, 2014
輯二:二十四、道由人弘,法待緣顯
僧祐禪師說:「道由人弘,法待緣顯。」既然「空即是色」,因此佛弟子應該要妙演「性空緣起」之法。因為「性空緣起」,所以世事有無限的可能性,人類意志的自由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空即是色」,它說明了人生難得,人有無窮的機會,有無限的創造能力,有毫無窒礙的自由,有至高無上的尊嚴。「空即是色」,也說明了「世無主宰,我為主宰;世無障礙,我為障礙;宇宙無界,我心為界」。 能...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4:10迴響(0) | 引用 | 人氣(1142)


December 5, 2014
輯二:二十三、道在人在,佛在其中矣
虔誠的宗教信徒之可敬,乃在於有「道不離身,身不離道;道在人在,道失人亡」的殉道精神。就如同卓越的武士有「劍不離身,身不離劍;劍在人在,劍失人亡」的武道精神一樣。 這種殉道精神,是來自個人對神性或佛性的體驗。當一個人透過對宇宙無窮無盡與人類大我永恆的信念,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生命的境界,弱化物質的欲望,致力於科學、哲學、文學、藝術的追求,從而擁有異乎常人的能力,真如佛性...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3:19迴響(0) | 引用 | 人氣(1389)


December 3, 2014
有關戲謔仿作著作立法的幾個討論問題
上個星期在學校上課,一位學生報告是「戲謔仿作著作與合理使用」的議題,其中引出幾個問題的討論,我把它寫下來,作為研究的劄記: 一、依美國學者的論述,parody是嘲弄或批評的對象是原著作,而satire,是將原著作當作工具或武器,來嘲弄或批評政治議題或社會現狀。日本學者論述,也對此二者加以區分,何以我國學者很少將其區分,而都一直用parody? 二、嘲弄或批評的...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9:21:00迴響(0) | 引用 | 人氣(2113)


輯二:二十二、假我與真我
每一個人在名利中、在眾人的讚美中、在幻有的世界中,所擁有的我,是具體的我、無常的我,其實那是一種假我。在夜深人靜中、在覽讀歷史、哲學,與古人神交,進入渾然忘我中,所領悟到與宇宙和人類生命合為一體的我,是永恆的我、是抽象的我,那是一種真我,也是一種佛的真如法性。 在無常的我中,昨日的我與今日的我是不同的人,昨日的我非今日的我;十年前的我與十年後的我是不同的人。而具體...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2:42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70)


December 1, 2014
輯二:二十一、唯識的理論基礎
在唯識的理論中,六識的活動由於修行的結果和空觀的體驗而使八識波浪停止,然後進入如來藏真如、涅槃、法身,此稱第九識。所以第九識是不生不滅,清淨無垢的本體。 其實這種重視個人內在修行結果的唯識理論,對於整個眾生的救濟和解脫,與整個世界的向上提升有何幫助?佛法的修行,如果不注重外在客觀世界的改變,只單純尋求內在的真如、涅槃、法身、如來藏,與小乘的自我解脫何異?它正如《維...

(閱讀全文)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11:37迴響(0) | 引用 | 人氣(1137)


站內最新好文
提升顧客好感願意買單的商...
2024/3/23 13:16
門市服務禮儀與溝通應對技...
2024/3/19 19:39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如何面...
2024/3/17 20:51
[讀書心得]看漫畫學御宅族...
2024/3/15 19:46
變革走在危機前面-可預期...
2024/3/12 12:01
超越競爭對手的良機-危機...
2024/3/11 12:38
預防管理是控制危機最省資...
2024/3/10 12:27
面對危機的四關鍵-考驗的...
2024/3/9 12:23
太計較要支出成本忘了不支...
2024/2/25 15:57
地方特色創新轉型-城鄉重...
2024/2/14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