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名為『月亮水井』,是印度最大的階梯井,興建於10世紀左右。
印度階梯井,造型壯觀,
但以往知名度較低,外國觀光客很少會去,
近年來由於出現在多部電影裡,知名度因而大增……

(電影《蝙蝠俠:黎明昇起》出現的井監獄,是在『月亮水井』取景的)
【蓄水池】
一般概念中的水井,水源是來自地下水;
印度階梯井,其實是「蓄水池」,水源來自雨水或引來的河水。
【乾旱地區】
印度階梯井,主要分布於印度西部的乾旱地區。
印度一年之中,90%的降雨集中在3個月,其餘9個月則較少降雨,
乾旱地區的人們因此發明了這種井來蓄水。
(構造較簡單的階梯井)
【實用性】
印度階梯井,約於2世紀到4世紀發展成熟,至11世紀到達頂峰。
類似『月亮水井』這樣複雜的階梯式結構,其實很有「實用性」:
水池特大,可積蓄大量雨水。
階梯特多,可方便許多人同時取水。
深入地下,井底的氣溫度比表面低一些,是人們消暑、社交的好去處。
井內還刻了神像,人們可在裡面祭祀祈禱。

(『月亮水井』鳥瞰)

(『月亮水井』井內一角)
【缺點】
階梯井的功能如此多,
難怪古代君王不惜動用龐大的人力物力以建造傳世的「德政」。
然而,階梯井也有缺點:
它是「蓄水池」,蓄水、取水都是從上往下,經年累月,底部水質很差;
如為引河水,遇戰亂或管理不善,極易斷流;
更麻煩的是,一旦漏水,維修很困難!
所以,時至今日許多階梯井已停用,只留下氣勢磅礴的古蹟供後人憑弔。

(Modhera太陽神廟的階梯井)

(王后階梯井。興建於11世紀,規模宏大,已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