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奇特的書,因為作者的經歷太吸引人了,很少人有作者前半生這樣的人生歷練。書的文字很流暢,聽他娓娓道來,不知不覺進入了他的世界,像憂亦憂,像喜亦喜,跟他起了共鳴,這是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
說實在,我們很少接觸到母語是尼泊爾語和藏語的金髮碧眼喇嘛,更少有六歲就出家,六根清淨,不嗔不怒的修行人從三樓跳下來自殺的。所以本書一開頭就挑動了讀者的好奇心,但是越看下去越悲哀,因為看到了一個渴望母愛的孤獨靈魂在人海中掙扎。
他的母親在他二歲時出家做了尼姑,把他寄養在尼泊爾人家中長大。很不幸他的膚色、五官又跟當地人非常不同,變成鶴立雞群,走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他不懂事,還以為寄養家庭的父母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的母親是個狂熱的宗教分子,自己出家了不說,還強迫孩子出家,自以為是為他好。
可憐他清晨五點鐘就得起來,餓著肚子誦經,背不熟還要挨打,每天吃不飽也睡不夠,使他十歲時,因為外曾祖母過世,回到美國奔喪嚐到自由的滋味後,就一直想逃亡,最後,當他終於回美國,在通關時,他發現所有移民都有故鄉,而獨他沒有;因為從小在不同的家庭長大,不知道哪個家庭是他的根,哪個地方又是他的故鄉。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無根者心靈的空虛及對親情的渴望。
東北採蔘祖師爺孫良在長白山中採蔘時過世,歸天後好幾天才有其他的採蔘人入林發現屍體。他在岩石上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家住萊陽本姓孫,隔山過海來採蔘」,即使要死了,還是要想辦法讓人家知道他是哪裡人氏,可見家鄉對人的重要性。
我記得我父親以前讀書讀到「回首望鄉關,何處是兒家」時會很難過,因為父母那一輩遭逢戰亂,顛沛流離,對故鄉有很深的懷念。我們這一輩生長在安定的台灣,只恨自己不趕快長大,迫不及待地上飛機去外面看廣大的世界,哪有什麼故鄉的依戀。人都是失去了故鄉才會懷念故鄉。我們很幸運是有故鄉的人,從來不曾體驗到作者一身如寄處處為家處處家的淒涼。最主要是我們有父母,縱然身是飄萍,心是有歸屬的,而作者卻不是,他的父母雙全,卻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
看到天下有這種父母真是忍不住要口誅筆伐。做父母是有責任的,不是拿錢給寄養家庭就了事。父母創造出一個生命,對這個從己身所出的生命是有教養責任的,要給他一個溫暖的窩,一個別人無法取代的關心和愛護,這是父母欠子女的。最近發生好幾件弒親案,被殺的父親都是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當父不父時,當然子不子了。
我們若不能喚起社會大眾對家庭重要性的注意,這種弒親案還會再發生,很諷刺的是,作者的父母都來自破碎的家庭,他的外公酗酒,外婆自殺,父親這邊則是衣食不周的貧窮猶太人,被鄰居瞧不起。照說,這種父母應該更加疼愛孩子才對,但是他的母親為了追求心靈的寄託而出家,把他當作物品一般隨便寄放在某處,中國以前說父債子還,看了這本書我才發現這個債不見得是金錢債,父母造的孽是會報應到孩子身上的,只是孩子是無辜者,被犧性了而已。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父母的無知無心過失對孩子的傷害,也更讓我們了解孩子固然是上天給我們的恩賜,我們何嘗不是上天給孩子的恩賜呢?父慈才會子孝,家庭是社會的根本,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便是為他經營一個溫暖的家,這個甜蜜的童年回憶會是他人格的基石,像作者的太太一樣,縱然生長在物質缺乏的印度難民營,但是家庭團結和睦,即使受到美國牧師性侵,仍然能勇敢地站出來控告他,我們要的不就是這種堅強個性的孩子嗎?如果是,就請從他小時候做起,好好地愛他吧!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