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朗.透視中國經典古建築
穿梭千年,橫越萬里;上天入地,穿牆破壁;    卸樑解柱,抽絲剝繭,看盡中國經典古建築!

     李乾朗.巨匠神工
 
帳號:
密碼:
驗證碼: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今日人氣: 10 次
累計人氣: 90402 次
文章總數: 15 篇
新書不落國 > godworks > 2007年 > 12月 > 4日
December 4, 2007
古建築讓我們與歷史對話
遠流書蟲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8:31:31

 

文=李乾朗

建築乃歷史、社會、政治及文化發展的產物,研究時總會觸及史觀問題,如果能先理解建築之歷史背景,知其因果關係,即能避免以偏概全之病。中國建築在浩瀚的歷史舞台演出中,常與鄰邦文化交流,特別是漢代之後,西域中亞及印度佛教文明之影響,對中國建築灌注了多元的養分。因此任何一個階段的建築,經過剖析,都可提煉出不同的元素。因而我們欣賞古人的建築,如果只是透過文獻分析前因後果,難免還是囿於記載之限。近代重視實務測繪調查之科學方法,可匡正及彌補文獻之偏頗或不足。古建築存在之先決條件,要能避開歷代的天災人禍,它具有稀少物種之價值與尊嚴,後世可經由建築的文化承載,來探索過去到現在的軌跡,所以也有人說,古建築讓我們能與歷史對話。

具備此宏觀的歷史理解,一座宏偉的帝王宮殿或一座僧侶弘法的寺廟與一座匹夫小民的窯洞住居,其價值在人類文明史上無分軒輊。「眾生的居所」包括民居、聚落、城市、書院、園林及橋樑,表現生活的需求;「帝王的國度」包括宮殿、城郭、苑囿、陵墓及祭祀的禮制壇台,表現國家的體制規模。而「神靈的殿堂」,包括宗祠、佛寺、石窟、佛塔、喇嘛寺、道觀與伊斯蘭教清真寺等,表現出人對超自然的敬畏。

中國傳統建築最主要的特色為重用木結構,其精深理論足以完成一座宏大複雜的建築,也可以營建簡潔的民間小屋。木結構的樑柱之間,最合理且方便操作的連接關係為直角,這就掌控了幾千年來中國建築平面與空間之發展。四根柱子上端架以四根橫樑,所圍成的方體被稱為「間」。它不但成為各式建築的基本單元,也是度量建築規制的單元,並以面寬幾間及進深幾間來規範。

工匠費了很大的功夫樹立樑柱,其最終目的是支撐一座大屋頂,以收遮陽、擋雨、保暖與防風之效。所謂「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中國建築屋頂形式多樣,依不同等級而選擇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或捲棚等式樣。屋頂的意義象徵天蓋,承受天降之恩澤,所以屋頂的裝飾兼具祈福、驅煞、防火及排水等功能。樑架與屋頂之間設置斗栱,負擔懸挑與穩固之功能。宋代李誡《營造法式》書中舉出許多種屋架,稱之為「草架側樣」。以數目不等的椽木來規範建築物之深度,同一種屋頂可用不同數目的樑柱,顯示空間利用與結構互有彈性。至元朝,為了室內空間開敞通透的目的,更出現移柱、減柱及懸樑吊柱之法。南方建築的大屋頂下,可以容納幾個小屋頂處理排水與室內空間之層次,兩相合宜,將木結構的技術發揮到淋漓盡致。

單座建築的矩形空間框架也可擴及城市規劃,長安、洛陽、汴梁及北京城,以矩形街郭網構成,日本奈良及京都皆模仿之。政治權力集中的都城,多取嚴密格網街道,有時融入風水思想,城中心建警報樓,四邊依堪輿理論闢城門,山西平遙城即為佳例。廣大的南方城市,則多因地制宜配合自然山水築成街道系統,不為規矩所繩,南京城與蘇州城為典型之例

建築物及城市的布局呈現矩形空間之特質,但園林設計則相反,企圖追求自由放任的精神,發揮虛實相生之作用。園林與住宅、寺廟或宮殿,構成陰陽相調與剛柔相濟之關係,這是中國建築空間組織之本質。

建築物為了加強樑柱節點之固定,或為了延伸出檐深度,或為了減短樑的長度,大量運用斗栱構造,「栱」如手肘,「斗」如關節,當「斗」與「栱」交替重複疊高,即能發揮上述的功能。斗栱的技巧艱深複雜,但卻廣受運用,一定有其魅力。從宋《營造法式》所用名詞來看,斗栱之發明可能借鏡於樹幹與分枝,幹粗而枝細,愈向上則愈細,且分岔增多。中國南方建築的斗栱不若《營造法式》所規定之嚴格比例,它仍保存早期的自由形式,如樹枝向陽生長。細觀漢代石闕及陶樓斗栱,即具備這種靈活性。

此外,中國屋頂喜作重檐,除了通氣採光外,也具文化上的意義,前已述及屋頂即天蓋,也是帽冠。當屋脊增多時,猶如鳳冠。因此,在一組建築群中,主殿常用重檐,以示尊貴。就中國傳統文化來探索,多重檐也意味著承天接水之神聖功能。西洋中世紀教堂的尖塔指向天空,意味通往天堂,而中國屋頂卻強調「承天」,承接天降恩澤,雨水自天而降,經過多層屋頂,終及於土地,接水過程儀式化。

再如「天圓地方」觀念,也引出「前方後圓」及「前卑後尊」的空間序位,明清帝陵的平面與客家圍龍屋相似,閩、粵及台灣的民居,尚保存屋後種植弧形樹木為屏之遺風。而應縣木塔五層佛像,實即一座立體化的佛寺,由下而上表現前「顯」後「密」之布局。

簡而言之,中國建築整體呈現中國文化敬天與順乎自然之思想,不過是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透過工匠之手以建築載道而已。


迴響(0) | 引用 | 人氣(2619)

引用網址:

回應這篇文章
回應標題
姓名
Email
您的網址
內容
請輸入右圖檢查數字
 


<2007年12月>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目前沒有任何最新活動!
什麼是大書?什麼是小書?
(2008/1/14 10:50)
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安貞堡
(2008/1/2 9:17)
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北京小西...
(2007/12/31 9:12)
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蘭州博物...
(2007/12/29 10:05)
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太原晉祠...
(2007/12/28 10:04)
最 新 回 應
Re: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五台...
by 林近一, 5/8
Re:什麼是大書?什麼是小書?
by 李萬豐, 5/6
Re: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安貞堡
by 李萬豐, 1/1
Re:什麼是大書?什麼是小書?
by 傅于涼, 11/13
Re:李乾朗的私房素描本-北京...
by 李萬豐, 1/6
我的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