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二○二三年二月五日圓寂,享年九十七歲。當時華文媒體天天都報導他春風化雨、有教無類的人生。
不覺憶起,在九○年初有數年和星雲大師面對面接觸之緣。當時星雲大師想在美國休士頓建立有利於中美學佛的道埸,可以弘法利生;而自己正巧在淨海法師領導的休士頓玉佛寺,幫忙中英翻譯。淨海法師與星雲大師正好是江蘇同鄉,數十年老朋友,都因孫立人夫人的幫忙,一九四九年同船到了台灣。因此,我才有了數次私人聚會之緣。
一次,有人問起大師如何獲得高雄佛光山五十公頃的土地。
話說在六○年代,大師主編佛教雜誌「覺世旬刋」、「今日佛教」,除了筆耕文化事業,還和其他師父擔任佛教的教育事業,如創辦「佛教智光商工學校」,教課宣揚「人間佛教」,努力不懈。大師強調在家的弟子仍然可以學佛成就幸福家庭,他因才施教,桃李滿天下,吸引不少信眾來學佛。
有次下課後,其中一名女居士一直為自家的煩惱糾擾,想請求師父幫忙;經過大師和旁邊比丘尼徒眾的支持和鼓勵,女居士才娓娓道來。原來她的先生有了外遇,本來平靜的家庭因先生早出不常歸,家庭生活失序,感覺被遺棄,讓她對自己婚姻失去信心。她因此更努力去上佛法課程,學禪定清修,回家先生依然冷漠無情,婚姻沒有好轉,心中更加焦慮。
她試圖扭轉先生的無情,去和老公爭執哭鬧,去找偵探跟蹤、挖掘小三的背景,知小三只是一個「狐狸精」。等到先生回家,她越是生氣、委屈、控訴哭鬧,先生不言語,不理不睬。她一再地責罵,先生越是無情嫌煩,更越是不搭理她。偶爾回家,先生也是關心一下子女,接著又不見人影了。
星雲大師聽完之後,微笑問她原有的婚姻。她哭著說,以前的婚姻生活很美滿。先生以前工作雖忙,晚上一定會回家,而且會在睡前給兒女談話,關懷子女學業,也談自己的工作,有不錯的親子關係。現在因為夫妻的吵鬧,甜蜜的家庭都沒有了。
而且過去先生非常喜歡吃她的幾個拿手菜,像紅燒獅子頭、海鮮炒米粉、紅燒牛肉麵,還有幾樣自熬湯煲;現在先生根本回來時間不固定,一家已經好久沒一起吃個像樣的一餐了。
星雲法師說,「很好。妳罵別人是狐狸精,但是他到外面反而得到了在家庭得不到的溫暖。你如果是我佛光的弟子,要對家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要重新學會讓自己先生有個如同過去一般溫暖的家,『給他信心,給他歡喜,給他希望,給他方便』。每日自己作好主婦,用心營造過去的家庭氛圍,不管先生態度怎樣,每日照舊做好分內的事,照樣烹飪出先生愛吃的食物」。
這女弟子虛心受教,也努力完成大師給的功課。不到一年,先生又漸漸回來吃晚飯和子女聊天了;兩夫妻開始不再爭吵,她每天連早點都陪同先生共飲咖啡。
先生一天問她:「妳是佛教徒,是不是換了一位師父?怎麼脾氣都變了?」她說沒有,依然是星雲大師。於是,先生特別拜會星雲大師,並感謝他的教誨。甚至自身誠心皈依大師,想送一塊地給法師建廟,將佛法發揚光大。這塊寶地就是後來的佛光山。
這就是我當時聽到的故事。原來佛光山在六○年代是高雄一座荒山,大師有著獨特的慧眼和魄力,永遠處之泰然地面對現實困難,率領弟子們同甘共苦,經過數十年工程發展,披荊斬棘,開拓道場。現內有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大願殿、宏大壯觀的佛教文物陳列館等,並且培訓和養育無數高教育的比丘、比丘尼佛教學者,早已成為南台灣十方大眾的佛教聖地。
我雖然只有在那九○至九八年和大師見過幾面,那時的我已經在休士頓診所擔任心理醫生十多年了,但當他講述上面的故事時,真的令我難忘。他是出家人,但對俗人婚姻的真知灼見,和平息煩惱的能力,令人感動不已。在眾人面前,他和藹可親,主動關心他人,善於溝通,對各種行業的俗人都有所鼓勵,使每人都能安頓身心進而受益,真是有知人善任的大智慧 ,也給我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