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由年輕,一個家庭主婦,走進真正競爭的職場。那是因為她和父親在1949年由上海逃難到台灣。他們兩又帶了各自的弟妹,從新開始嶄新獨立的生活。她開始學習台語,自己買了二手的英文打字機,由會彈鋼琴的雙手,努力學習成熟練的英文打字高手。後來又以榜首考上當時難進的美援會,從英文打字員開始,後又升格成英文秘書,工作數十年,變成為成功的職業婦女。
一直到1959年,媽媽又從當年工作多年的美援會,轉聀到招商局,擔任董事長的英文機要秘書。那時招商局董事長是黃仁霖,他也是台灣東吳大學的董事長。黃仁霖是由現任台灣聯勤總司令轉職去的。黃仁霖生長在上海,有過留學美國的背景,上海話和英語都善長。抗戰時回國,在二戰時負責招待美國軍事團,和很多美國最高官員私交甚篤。黃體格高大,性情友善,基督徒背景,深得蔣宋美齡夫人信任。正好媽媽母語是上海話,大學時進了教會大學-上海的東吳大學外文系畢業,是虔誠的基督徒。擔任黃仁霖的私人秘書,實至名歸,背景類似,非常適任。
我母親個性原本內向緊張,生性老實,嘴根甚緊,從不牽惹是非。她在招商局工作的那幾年,剛好是我在台灣的中學,大學學生时候。媽媽下班後,心情就會放鬆,回家後從來很少提到工作。只有偶爾會提到蔣夫人打電話給她上司,黃仁霖董事長,她會回家興奮地和我們分享,⋯
在1961年某月,一天媽媽下班,突然話匣大開地告訴父親,她今天看到去年沒有選上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在1960年,尼克森以非常微弱的劣勢輸給甘迺迪。母親説,「相隨心轉」真是一點都不假。尼克森當天在接待客廳內出奇安靜,默默等待黃仁霖二三小時,結果沒成。尼克森臉色很難看,萎頓不振,怏怏不樂的離去....事後,媽媽告訴我們,黃仁霖受到指示不必見面尼克森的,⋯
母親是認識尼克森的面孔的。因為早在1953年,11月8號他就以美國副總統(當時白宮是艾森豪總統)身份來訪,當時也是台灣美援會的天大盛事。受到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與第一夫人蔣宋美齡的高規格的禮待,雙方相談甚歡。所以牽線才有1960年6月18號,美國總統艾森豪首次訪台。當時艾森豪親訪反共最前線台灣,政府大為振奮。動員國軍,民眾,學生群眾,超過五十萬人的迎接。我自己那時只是中學生,二女中(中山女中)全校站在中正路邊,搖旗吶喊,萬人空巷的場景,迄今記憶依然猶新⋯
這個1961來台事件之後,尼克森衰運連連,1962年之後競選加州州長也失敗,⋯⋯沒想到1964年甘迺迪總統遇刺。他開始又在共和黨活耀,不屈不撓,尼克森再度參選總統勝出,在1968年再度選上美國總統。這次,他在就任前,就秘密的和基辛格策畫,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緊密談和。1972年尼克森總統正式訪問中國,并和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握手言和。中美兩國當時的和平公告,的確震驚了全世界….
從此以後,尼克森完全把台灣棄之不顧,並且踢出聯合國。他的這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改變了台灣以後數十年的命運。若是他在1961年,中華民國招待他,真的會有不同的未來嗎? 我真是不知道的。但歷史是絕不會改寫,天上的母親,知不知道她見証了中華民國和美國関係的関鍵時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