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伸展台
遠流第二所沒有圍牆的學校

‧遠流博識網,會員享購書優惠!
 
帳號:
密碼:
驗證碼: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今日人氣: 107 次
累計人氣: 600197 次
文章總數: 203 篇
新書不落國 > newbooks > 2007年 > 1月 > 4日
January 4, 2007
【唯有年華老去,能催迫多情男子逼視愛情】(by蔡詩萍)
遠流書蟲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4:06:25

 

世間多情男子,最受傷的一件事,絕非他拋棄別人,或別人遺棄他,而是,「他會老去」。年老色衰,這事實,始終迫使一個有自覺、懂警惕的多情男子,會在「關鍵時刻」,做出選擇,終結情海漂泊,安定下來。這話聽起來,道理簡單滿實際的,不過在現實世界,卻很難實現。

多情男子縱橫於眾女友之間,躊躇滿志,但他們心底最恐懼的,是做選擇。因為他一旦做出抉擇,「多情種子」就此與他訣別,取而代之的,將是他一輩子都難以想像的「專情於一」。多情種子,意味著一股男性的活力DNA;專情於一呢,等同於枯萎、平淡。世間多情男,誰忍受得了生命趨於淡泊。他於是,會選擇拖延,拖延告別多情的關鍵時刻。他唯一抗拒不了的底線,是衰老。

客觀上,世人可以畫出一條紅線,說一越此線,男人老矣,多情浪漫該就此打住。察覺這一條紅線確實存在,是考驗多情男子夠不夠聰明,夠不夠智慧的指標。麻煩只在,多情男子,他的IQEQ,用於吸引女人時一級棒,用在自我檢點,自我反省時,則往往一團糟。所以,世間多情男子,面臨的困擾是,即使他知道自己總要做選擇,總要在一輩子的感情漂浪中,適時挑一處港口上岸,定居而後習慣過陸上生活,然而他卻很難在那「適時」的定義上,做「對的決定」。

而衰老,而青春不再,卻是無人能逃,無人能躲的啊,就算那男人再多金,再英挺,再有權勢﹗

沒錯,他終將困頓於青春焰火的逐漸黯淡。他終將成為過往愛過而又離棄之女子嘲笑同情的頹然、孤獨老者,如果,如果他繼續耽溺於多情而無法自拔的處境。

德國作家威廉‧格納齊諾(Wilhem Genazino),在給台灣讀者帶來驚豔的第一本中文譯作《一把雨傘給這天用》之後,再度透過小說《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讓我們見識到他純熟的小說技巧與深厚的人文思維。

這回,他肯定能擄獲台灣更多的「熟年級讀者」。至於為什麼,答案太清楚了,他替「長不大」卻「自恃聰明」的多情男子,設想了一堆人生的「解題方程式」,而最終,以他慣有的哲學思索,告訴世人:多情熟男,是沒藥救的啦,女人當自強,尤其熟女們。

要當多情男子,「自戀」是第一前提,男人若欠缺了自戀,別想多情。因為自戀,男人需要更多的戀情,來證明自己的自戀是有行情的。

僅僅靠自戀,仍不足以成全多情男子的「戀愛事業」。愛情,一巴掌拍不響,否則就只能像大文豪歌德筆下「少年維特」的煩惱那樣,純粹屬於單行道的自作多情,捨自戕之外,別無出路。多情男子解不開的迷思是,為何總是不斷有女人愛他、寵他、戀他?這尤其讓多情男子醺醺然,難以自拔。

多情男子,兩大要件,先須自戀,再則須不斷有女人愛他。這樣就夠了嗎?還差一點。如果僅止於此,那未必值得威廉‧格納齊諾,再費神去寫這類題材了,放眼羅曼史小說,綜觀好萊塢影城,哪裡欠缺這樣的素材呢。

威廉‧格納齊諾替世間男女思考「多情男子」這命題時,添加了一項「熟年限制」,亦即,若這多情男子,已然過了「青春賞味期」,根本是「五十而知天命」了,卻還不願意感情專一,那他若非愚蠢傲慢(例如許多花花公子),便是人生態度極具定見,乃至於偏見(例如自有一套外人難解的價值觀)。而《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裡,男主角就是這麼一個人生態度極為堅定的「熟男」。

「熟年情愛觀」,在台灣始終沒獲得起碼的重視,這絕對不是一個「邁向高齡化社會」,該有的現象。我認為,台灣的弔詭是,一方面擺脫不了傳統社會「敬老尊賢」的「包袱」,另方面卻又甘願受制於「消費市場的幼齡化」,一切都向「青少年沙文主義」低頭。

也就是說,在敬老的包袱下,我們不能坦誠面對熟年的炙熱心靈與肉體渴求,硬把大批「不願認老」的熟年級生,打入傳統社會裡「含飴弄孫」、「心如止水」的養老模式中。以致於,忽略了熟年級的情愛生態,並非一片安靜的內海,反可能是歷經人世滄桑後,放膽追逐「灼燙之愛」的新一款爆發力。

至於一切向青少年消費主義低頭的市場邏輯,則讓我們這社會,動輒以淺薄的「偶像劇式」情節與思維,去理解複雜且糾纏的愛情與兩性關係。想當然爾,也就開發不出,既動人心魄又纏綿悱惻的「愛情史詩」了。

這本《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讓一男兩女,(若加上男主角的前妻,應該算一男三女)在五十出頭之際,分別陷入人生的中年之愛。第一人稱「我」的男主角自白,讓我們穿透了(也窺探了)一個多情男子的內心波動。他應該算是個「小資階級」的「半知識份子」吧,他靠辦講座為生,販賣的亦可算是某一種型態的知識,他推銷「末世論信念」,靠著吸引對西方自資本主義體制不爽的小眾,來牟取生計。來聽演講的小眾,亦多半是熟年級專業人士,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有趣在於,一個周旋於兩個愛人之間,難以判斷會選誰的五十熟男,竟然推銷的是一種「命定的通往法西斯主義制度的末世哲學」﹗他難道打從心底相信,這種末世信念,足以支撐他的多情具正當性、合理性?還是,正因為一個男人的理性,告訴他生命是一場無可救藥的「命定」,因而他反倒「以女人」,「以情海的漂浪」,作為一種救贖,一種逃避呢? 

不論一個男人,周旋在幾個女人之間,他勢必會發現,進而理解到,女性的美固然不盡相同,各具特色,然女性的特質,最後總可以在男人眼中歸納成兩種,一種是,她從不試著控制男人,另一種恰相反,她總是試著控制、主導。這兩種型的女人,對不同男人,各有吸引力。多情男人的遺憾是,往往你只能兩者擇一,但若同時兼而有之呢?男人會比較快樂嗎?

威廉‧格納齊諾似乎不認為魚與熊掌兼具的男人,一定快樂,雖然,小說中這多情男子是常常借題發揮,批評一夫一妻的不當,凸顯一夫多妻具合理性,但他既然是一個「命定的末世論者」,對社會必然走向法西斯主義又持批判的使命感,何以他偏偏對自己多情男子的「不做選擇」處境,就硬是缺乏反省的能力呢?這才是我們讀威廉‧格納齊諾的小說時,不能不好奇的問題。

閱讀中,這男子的形貌,竟使我腦海中常浮起一連串的名單:沙林傑筆下《麥田捕手》裡憤世嫉俗的青少年,卡謬筆下《異鄉人》裡凡事無所謂的男主角,索爾‧貝婁筆下《擺盪的人》裡孤立疏離的男子,這份名單還可繼續勾勒。重點是,他們彷彿都承擔了一股濃濃的二十世紀「存在的壓迫感」。

而威廉‧格納齊諾想給人的答案,似乎是,男人把世紀的擔子攬在自己身上,卻拿女人為芻狗,讓女人為男人背負了一輩子的感情債。而多情男人,依舊選擇了不做選擇。


迴響(0) | 引用 | 人氣(1847)

引用網址:

回應這篇文章
回應標題
姓名
Email
您的網址
內容
請輸入右圖檢查數字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目前沒有任何最新活動!
遠流晒書節 : 回頭書清倉,萬本...
(2008/10/29 19:02)
《風來坊閒話》新書分享會
(2008/8/29 14:11)
當年,我們都是困在某一扇窗戶裡...
(2008/8/14 10:55)
《 脆弱的強權》一書,讀後感。...
(2008/6/13 11:12)
6/7講座:從一位生態繪本畫家(...
(2008/5/20 15:34)
最 新 回 應
Re:緊來看你得獎了沒--「《...
by 萬達DVD高清網, 11/3
Re:遠流博識網10週年慶「尋友...
by 豆, 3/16
Re:拋點子拿好禮--清潔收納...
by lailittlerabbit, 10/15
Re:《風來坊閒話》新書分享會
by 宥萱, 8/6
地球人不得不看的書<<阿瑪...
by 小阿, 6/8
我的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