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乾朗
建築本身擁有一個真實的舞台空間,其具體的形象會透露各種文化、歷史、科技、美學、藝術等信息,建築史研究的魅力,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述,可達「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一個地方的建築史正是一部立體的歷史書,我的故鄉淡水除了清代的寺廟與古宅,還有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與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城,在這些古建築中來回穿梭,予人走入時光隧道之感,畢竟,建築本身蘊藏許多故事,也因見證時代更迭,成為不可替代之文化資產。
一九六八年,我就讀台北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受到中國第一代建築師盧毓駿教授啟蒙,引發我對古建築之興趣。當時所能閱讀的中國古建築資料極其有限,一九三○年代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是首批重要史料,讀了梁思成、劉敦楨及劉致平等學者的調查研究論文,獲益匪淺,尤其是字裡行間對中國古文化的熱愛,令人感動。其後我在日本又陸續購得伊東忠太等學者的書籍。這些書成為我神遊與認識古建築的主要門徑。
為了教學與研究,一九八八年我首次前往福州、泉州、潮州、廣州、及蘇州等地,走訪書中所載的古建築。一九九○年後,我經常參加華南理工大學陸元鼎教授所舉辦的民居學術研討會,行腳各地考察形形色色的民居。民居為芸芸眾生所居,它表現的文化面不下於宮殿寺廟,也深深吸引我。在古建築的研究道路上,曾有人批評梁思成只重殿堂,不重民居,還封給他「大屋頂」的外號,其實純屬似是而非的論調。吾人應知,研究寺廟或教堂,與宗教信仰無關。研究宮殿或民居,也與意識型態無關。何況民居當中也還有三教九流之分,何能劃地自限?一般而言,宗教或統治者的宮殿因投下大量物力與時間,所累積的文化、技術及藝術成分較豐富,較能成為我們深入研究的對象。
一九九二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陳增弼教授陪我到蘇州考察園林及家具,經其引介,在北京見到了劉致平先生。承他送我《中國伊斯蘭教建築》一書,我才知道中國少數民族的建築也有學者投下心血進行調查研究。近年,中國建築史之研究又達到一個高峰。二○○三年,由劉敘杰、傅熹年、郭黛姮、潘谷西與孫大章等學者主編的五卷《中國古代建築史》,集結了當代實力最強的學者投入編寫,內容豐富紥實,我深感欽佩,並從中獲益良多。
筆者的祖先在三百年前從福建移民到台灣淡水,同時福建與廣東的建築也開始被引進台灣。我從一九七○年代開始熱衷古建築之研究,不斷將調查所得之筆記及所拍攝之幻燈片整理成各種文圖稿用於教學及出版,一九七九年我寫了《台灣建築史》,即是完成我初步為建築代言的夢想。回顧近二十年多次到中國大陸考察古建築,雖然舟車勞頓,旅途極為辛苦,經費皆自籌,但仍樂此不疲。這些年來幾乎走遍大江南北,目睹曾經神遊,且心嚮往之的唐宋古建築。最大的動力,應該是古建築蘊含豐富的智慧所散發的魅力吧!
基於建築專業訓練,我看建築特別關注建築的構造與造型設計,尤其是大木結構及空間配置。到各地考察古建築,速寫本與相機不離手,一座小小的三開間殿堂,我可以畫數張圖,拍下一百張幻燈片,心想:老遠跑來參訪,重遊不知何年何月,不能辜負古人心血!建築是三度空間的立體物,如何用平面的圖畫表現其造型與空間?千百年來一直是建築家追求的目標。現在藉電腦繪圖之助,很容易得到3D的圖樣。但傳統的建築師本身多擅長繪畫,他們徒手精準地傳達眼中所見與腦中所想的形體。在古建築現場,直接面對自己心儀已久的建築速寫描繪,對我而言是人生至高的享受,因為建築物無法帶走,但能畫下它才真正了解它。我每畫完一幅建築解剖圖時,心裡覺得很愉快,彷彿曾經回到建築前世,在現場與主事匠師進行了對話,達到物我兩忘且合而為一的境界。
二○○三年我寫成《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即萌生以解剖圖法寫一本中國古建築專書的構想,其實這已是一個二十年的夢想!如何讓夢實現?內子淑英及遠流出版公司力促這個夢成真。
二○○五年起著手進行撰稿及圖樣繪製,我挑選的皆是中國建築史上最經典的作品。選取標準包括:「年代古老且稀少,具代表性,並能反映審美與建築智慧者」,如佛光寺、南禪寺;「在中國古建築史上,具孤例之角色」,如嵩岳寺塔、正定隆興寺、蘇州城盤門、雲岡及敦煌石窟;「建築構造及技術艱深罕見者」,如應縣木塔、顯通寺無樑殿、南京城聚寶門、晉祠聖母殿、孔廟奎文閣、天壇祈年殿以及雲龍橋;「建築造型優美,或雄偉、或樸拙、或秀麗」,如紫禁城角樓、平遙古城市樓;「融合外來文化」,如喇嘛塔、清真寺、碧雲寺塔、普陀宗乘廟、普寧寺;「建築空間布局、形式奇特者」,如安貞堡;「建築設計克服技術上之障礙,利用高明手段解決問題者」,如閩東民居;「具創意及啟迪力量,令人驚嘆之建築」,如福建土樓;「建築空間、造型呈現中國文化之特質,同時表現儒、釋、道哲學者」,如北海小西天、國子監辟雍等。
總之,這是一部以台灣學者的觀點所寫有關中國古建築研究的書,我是以傳統儒、釋、道哲學對中國建築的影響去解讀及詮釋這些經典古建築。並以曾親自到訪,有臨場體驗,能正確畫出透視圖的作品為主。我嘗試用剖面、掀頂及鳥瞰等透視角度來分析古建築,這些方法是在「解構」一座古建築,但卻讓讀者可以用眼睛身歷其境地走進古建築!
全書五十餘座經典建築,在中國浩瀚歷史及廣袤土地之下,限於個人條件與能力所及,顯然有遺珠之憾。本書旨在表達我個人對中國古建築偉大匠藝的敬意以及研究心得的分享,尚祈方家指正!
李乾朗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