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中國人對於理想男性的普遍期待是,要有錢,有事業。我們內心總覺得依靠妻子賺錢的男人是没有出息的。當我們看到男人有大事業,名片上有一大堆的頭銜,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想讚美說「真是一個成功的男人」。當我們看到一個男人在廚房忙著做飯,或是抱著嬰兒換尿布,或陪著孩子去公園玩,我們會不會想到「這真是一個肯幫忙家裡的好男人」呢?
在西方社會,主要會如此都是為了一家的長遠利益而考量。譬如一家之中的女性賺錢較多,或是男性的工作没有包括健康保險,這樣子兩全其美的安配比較是實惠。還有就是一旦家中男性會決定留在家專帶子女,一般的他們都是更為參與妻子的生育和所有一切婚姻中的照顧和教養責任。其實也並不輕鬆。更何況你們的女婿B,還寫小說,更是一位有才,又長進的男主婦!
而且這幾年,有了很多專門研討的報告,關於父親在家,花費更多心力陪伴兒女成長都是極為有利的。首先是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父親的專職積極參與,嬰兒從小就很喜歡躺在爸爸的懷中。並且在孩子的各種發育都為有益;包括身體(physical),認知(cognitive),情感(emotional),和行為(behavioral),一直到成人都為助益。
有幾個特別的研究報告,在幼兒時受挫時,母親會當下立刻保証没事的撫慰,父親會教他們如何管理情緒,並且鼓勵他們面對。甚至在長期的追踪研究下,發現如果父親長期照顧的孩子,更能培養更為有愛心,會同情的大人。甚至更有進一步的研究,家中有了家庭主夫時,兒女並不影響孩子對於在外工作母親的愛,卻增加孩子也愛父親,和母親,成為會替他人設想的成熟品格。
想想一個工作常常過時的職業女性,有時又得生活日夜顛倒,想要找個會持家,又有愛心的可靠保姆,何其困難?家中若有一個凡事都能以孩子利益設想的人,又愛老婆,又愛這個家,又能配合母親的工作的人就是那父親了。那是多麼難得?這樣子的夫婦全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