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父母教育子女其實是分成兩個重要階段,缺一不可的。第一階段是從出生到青少年,父母教導子女成長和學習。這一段,我們華人父母都大致做的不錯。第二階段是從青少年到成年,父母應該培養子女成熟,獨立和自主;
這階段是對於兒女以後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有遠見的父母,才會想到,如何給予孩子最為深沉的愛。
偏偏從第一個階段轉向第二個階段時,父母自己必須學會逐漸撒手,逐漸分離,見機隨時調適這個距離,讓子女慢慢地學會「主宰」自己的人生。父母如何學會教育子女,從「主導」,到「輔導」,到兩代可以「平等」地,看著他們能夠自己處理所有的關係和難關。這才是教育的真諦,兩代才是真正地親密又圓融的最高境界。
偏偏我們這群從東半球移民來西半球的父母固執地想保存著自己的傳統文化。就很容易的成為在異鄉的"包辦型“的父母。凡事我們都為子女準備,子女的事就是我們最為重要的事,什麼事都幫他準備好了。但父母如果不在孩子長大之前慢慢健康分離,父母事事甘於代勞或幫忙,逐漸地長大的孩子失去了自動自發的能力。甚至讓長大的青年,又慢慢退化成為又開始依賴父母的青年或中年!
因為父母的能幹,他們不必費力,費神和負責任。因為父母越是用心和努力,長大的子女就是越加不必用心和努力。不知不覺的,不管多會讀書的子女,都依賴父母,都容易成為了「媽寶」。這樣『過分』的媽寶,都是來自父母的『過份愛和保護』,讓成年孩子依然缺乏該有的『必要的壓力和歷練』!所以不會主宰自己的人生。這一種家庭中「長不大的大孩子」(或是永遠需要幫忙的子女),往往是家中男兒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