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似乎已成為知識界之顯學。佛指東來,萬人空巷,未見今之韓愈。天災水旱,動輒祈福。士子禪修,相率剃渡,蔚然成風,是耶非耶?
《六祖壇經》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這種見解很具有革命性。歐洲如非將《聖經》自教會中釋放出來,怎麼會有今天的文明?
《六祖壇經》又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未來佛教理想的人間淨土,應當以天地為寺廟,以經典為道場,以人間政治、法律、科學、哲學、歷史為法門,心平行直,常行饒益,人人以此自修,人間天堂自然在望。
故《六祖壇經》說:「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呵。」「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癲,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因此,真正的佛法,是將佛法流入世間法,不為佛法的文字和名相所迷,直接進入各行各業利益眾生。醫生好好地看病人;律師好好地維護人權;法官好好的維護正義;政治家好好地造福人民;社會學家好好地關心民眾的疾苦,這就是此即真正的佛法的修行和實踐。
(轉載自蕭雄淋著,宗教的探索,頁244~245,未來書城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