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雄淋說法
本網誌歡迎下載及電子轉傳,但張貼網路或印成紙本須經權利人同意。另本部落格不回答具體訴訟個案問題。

格主小檔案

蕭雄淋





<2015年11月>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最新文章
七言律詩(與強道會諸...
2023/12/20 17:45
七言律詩(賀榮寬榮退)
2023/7/27 18:23
江城子(宋詞)(感懷)
2022/7/20 17:32
西江月(宋詞)(新春...
2022/2/3 19:17
出資聘人完成著作受聘...
2021/11/3 18:33

最新迴響
Re:釵頭鳳(賀台灣文...
by 鳳釵頭, 5/11
Re:2016年新年快樂
by 菩薩蠻, 12/28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輯二:教義與詮釋(...
by 邱琳婷, 1/9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27 次
累計人氣: 1501480 次
文章總數: 859 篇
November 23, 2015
輯九:三十一、佛學應與心理學相結合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8:45:45

佛法的淨化心靈,是一種修行程序,應和心理學、生理學相結合,藉由個人體質和心理的改善,增加向善的意願和能力,增加人生的成功機會,這樣才會有學佛的積極效果,使佛學發揚光大。

如果將佛法的心靈淨化,只當作是一種人生的修養,而沒有把它當作是一股改善身體、增加個人信心以及向善的力量,那麼就如同獨立的科學一樣,是一種不完整的知識和理論。例如,佛家往往將不幸解釋為業障的關係,然而如果將業障解釋為是一種負面思維的累積,使整個人生從負面思維的潛意識而朝向負面思維的行為,因而有負面思維的結果,對人造成疾病和事業的失敗,與情緒的鬱悶和行為的退縮。

若將負面思維轉換成正面思維,就會改變和消除業障,因為正面思維帶來積極、樂觀、健康、開朗、自信。有了這種正面思維,就會有積極和快樂的人生,就不會有惡業。

將佛法和心理學相結合,是佛教現代化極為重要的一環。

 

(轉載自蕭雄淋著,宗教的探索,頁238~239,未來書城股份有限公司,200312月。)

 


迴響(0) | 引用 | 人氣(845)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悲傷五階段-寵物的臨終與...
2024/4/9 23:16
為寵物養生送死是身為主人...
2024/4/9 22:01
提升顧客好感願意買單的商...
2024/3/23 13:16
門市服務禮儀與溝通應對技...
2024/3/19 19:39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如何面...
2024/3/17 20:51
[讀書心得]看漫畫學御宅族...
2024/3/15 19:46
變革走在危機前面-可預期...
2024/3/12 12:01
超越競爭對手的良機-危機...
2024/3/11 12:38
預防管理是控制危機最省資...
2024/3/10 12:27
面對危機的四關鍵-考驗的...
2024/3/9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