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雄淋說法
本網誌歡迎下載及電子轉傳,但張貼網路或印成紙本須經權利人同意。另本部落格不回答具體訴訟個案問題。

格主小檔案

蕭雄淋





<2014年12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最新文章
七言律詩(與強道會諸...
2023/12/20 17:45
七言律詩(賀榮寬榮退)
2023/7/27 18:23
江城子(宋詞)(感懷)
2022/7/20 17:32
西江月(宋詞)(新春...
2022/2/3 19:17
出資聘人完成著作受聘...
2021/11/3 18:33

最新迴響
Re:釵頭鳳(賀台灣文...
by 鳳釵頭, 5/11
Re:2016年新年快樂
by 菩薩蠻, 12/28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論著作財產權限制...
by MATT, 6/26
Re:輯二:教義與詮釋(...
by 邱琳婷, 1/9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163 次
累計人氣: 1501516 次
文章總數: 859 篇
December 29, 2014
輯二:教義與詮釋(三十六)佛教是宗教的理性主義
蕭雄淋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12:22:38

宗教可以透過宗教改革而達到宗教的理性主義。當年的康德因受到里斯本大地震的影響,使他主張宗教的理性主義。那麼在佛教的教義中,是否也可以引伸出一種宗教的理性主義?

看印度哲學的歷史,佛陀對於當時的印度各家哲學是採取中道、折衷的說法。例如當時有極端的苦行主義與快樂主義。佛陀是採取折衷的理論,不極端苦行也不極端快樂。同樣地,對於靈魂,當時有極端的唯物主義,認為靈魂斷滅;也有極端的唯心主義,認為靈魂長住。然而佛教確立靈魂因緣而立的生命觀。像這種中道的觀念,就如同儒家的中庸之說,能夠長遠地流傳一樣。

同樣的,儒家對於生死的問題是採取「不可知論」,而原始佛教理論對生死的問題也是採取「不可知論」。中道和不可知論都是宗教的理性主義,在中道和不可知論的實踐下,佛教才能在理論的爭辯中解脫,而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菩薩行,以達在人間的實相涅槃的目標,也才能關注目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文明的浩劫問題。

 

(轉載自蕭雄淋著,宗教的探索,頁71,未來書城股份有限公司,200312月。)

 


迴響(0) | 引用 | 人氣(1010)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悲傷五階段-寵物的臨終與...
2024/4/9 23:16
為寵物養生送死是身為主人...
2024/4/9 22:01
提升顧客好感願意買單的商...
2024/3/23 13:16
門市服務禮儀與溝通應對技...
2024/3/19 19:39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如何面...
2024/3/17 20:51
[讀書心得]看漫畫學御宅族...
2024/3/15 19:46
變革走在危機前面-可預期...
2024/3/12 12:01
超越競爭對手的良機-危機...
2024/3/11 12:38
預防管理是控制危機最省資...
2024/3/10 12:27
面對危機的四關鍵-考驗的...
2024/3/9 12:23